2021年8月,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过程可以说是乱七八糟,不仅没有体面地收场,还成了美国史上最长战争的尴尬终点。原本大家以为这撤军可标志着美国要摘掉“永远战争”这顶帽子,结果却成了战略层面的重大失利,影响直到2025年7月都还没消停。
这四年瞅下来,阿富汗撤军这事儿真是让美国在世界上脸都丢尽了,不光国际地位大受影响,自己家里头的政治、周边的安全局势,还有全球这一盘棋也都被搅合得七零八落。话说回来,美国现在的尴尬局面,说白了,最大的一锅粥还得归咎于当初那场仓促的撤军。
阿富汗撤军咋就搞砸了呢?咱得把这事唠明白了。2001年那会儿,“9·11”恐怖袭击震动了全世界,主谋本·拉登背后的基地组织藏身阿富汗,给美国添了大麻烦。塔利班那时候一心护着本·拉登,结果惹怒了美国。小布什当总统那会儿,说干就干,马上发起对阿富汗的战争,动静不小,就是为了掀翻塔利班,端掉基地组织。
刚开打那阵儿,美国领着北约那些小伙伴,进展那叫一个顺溜,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把塔利班赶了下去。可谁想到,后面二十年,美国愣是掉进泥坑里拔不出来了,钱烧得像流水,命也搭进去不少,结果吧,折腾半天,也没整出一个能真正撑起场面的阿富汗政府来。
美国布朗大学的“战争成本”项目有过统计,整个战役到2021年为止,美国在这上头砸的钱已经飙到2.3万亿美元以上。可惜啊,光美军和那些承包商,牺牲的就有2.4万多条人命,阿富汗那边的平民死伤也不计其数。这样一打就是20年,美国人看得都心烦意乱,对这场没完没了的战争早就失去了耐心。
2020年2月,特朗普政府和塔利班签署了多哈协议,承诺在2021年5月之前撤回美军,换来塔利班不庇护恐怖分子并与阿富汗政府谈和平。这协议乍一看还真是不错,但塔利班根本没把和平谈判当回事,反而借机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2021年4月,拜登一上任就接过了这么个糟心事。他把美军撤出的时间往后挪了挪,定在9月11日,想用“9·11”整20周年当个收尾。拜登那时候还说:“我们没法再耗在这场没完没了的仗里了。”话说得挺明白,结果一操作起来,场面可真够闹心的。
2021年8月,塔利班的反攻速度简直把人吓了一跳。他们在8月初开始猛攻,结果到8月15日,就直接杀进了喀布尔。阿富汗总统加尼连夜跑路,政府军几乎没怎么抵抗就投降了。美军和盟友完全没准备好,撤离变成了萍水相逢般的大逃亡。喀布尔机场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成千上万的阿富汗人挤在那儿,盼着能逃出去。有人甚至扒着飞机的起落架不放,最后从天上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真是看得人心里堵得慌。
更惨的是,8月26日,喀布尔机场附近发生了自杀式炸弹袭击。ISIS-K(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宣称负责,炸死了13名美军士兵和170多名阿富汗平民。这成了撤军中最血腥的一幕,也暴露了美国在情报和安保上的漏洞。
撤退的尾声,美军那是手忙脚乱地毁设备,结果还是剩下了不少东西。据美国国防部的说法,大约71亿美元的军用物资全留给了塔利班,里头有30万多件武器,还有4万辆军车。塔利班后来拿这些家伙当成宝,四处显摆,也让美国丢尽了脸。
这波撤离操作,把盟友都看愣了。英国那边,首相约翰逊私底下可没少吐槽,觉得美国根本就自己玩,都不带北约团队的。德国总理默克尔都直接说,这回就是一次“苦涩的失败”。美国国内也是热闹,尤其共和党人一下子抓住把柄,狠狠批了拜登一顿,还拿“西贡时刻”揶揄了一番。总归整个撤军过程,乱七八糟的,真是一团糟。
阿富汗撤军这事,在美国国内算是搅起了不小的风浪。拜登的支持率那是眼看着往下掉,从2021年4月那会儿的52.5%,一下缩水到9月只剩下43%,而且之后一直没翻身。共和党抓住机会,把撤军这茬儿当成利器,2022年中期选举里直接打了个翻身仗,把众议院给抢回去了。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还整了个118页的大报告,把拜登团队的败笔一条条列出来,甚至还扬言要把相关官员叫来问个明白。
拜登那边呢,一直在想办法解释,称从阿富汗撤回来,不光能省下不少军费,还能把精力和钱都用在国内,比如搞基建、改善民生啥的。可说实话,这套说辞不少人根本听不进去,尤其是那些和阿富汗有过交集的退役军人。退伍军人事务部在2021年9月的数字摆那儿,光是阿富汗战争的老兵,就有1.7万多人因为心理问题去问诊。回头想想,自己以前并肩作战的兄弟一个个没落下好,家门口的地盘还让塔利班占了,这帮老兵心里能舒服才怪呢。
撤军这事还把阿富汗难民给整到风口浪尖上了。成千上万的阿富汗人跑到美国,结果共和党的州长一个劲儿喊有安全风险,坚决不愿意接收。反倒是民主党那边,高举人道主义的大旗,主张得帮人家一把。这么一对掐,直接让美国国内的分歧更明显了,社会矛盾立马又升级了不少。
撤军的事儿把美国的国际名声整得一团糟。过去总摆出“世界警察”的派头,哪有事都插一杠子。可一瞅喀布尔机场那乱成一锅粥的样子,盟友们心里开始琢磨:这美国到底靠谱不靠谱啊?北约那帮哥们感觉自己被扔那儿没人管,法国总统马克龙都上台面说美国爱咋咋地,欧洲还得自个儿硬气点。
整到亚洲这嘎达,美国鼓捣的印太战略也就跟着遭了殃。日本、韩国这些铁杆盟友心里打了鼓,生怕哪天被老美扔半道上,自个儿傻眼了。2022年,咱中国直接跟所罗门群岛签了安全协议,这下美国在太平洋那点说话权也有点悬了。再瞅瞅非洲和拉美,俄罗斯和中国都趁机往里插空档,美国的地盘是越挤越小,活生生地压了一头。
自打美国从阿富汗撤兵,中俄伊这仨国家在这片地界就越搅和越紧,关系明显热乎了不少。阿富汗这地方,杵在中亚正中心,左右邻居有伊朗和巴基斯坦,可算是块风水宝地。中国眼疾手快,一早就跟塔利班搭了上话,2021年9月份那会儿,王毅就在杜尚别会了塔利班的代表,聊着怎么携手发展经济、加强安全这块事儿。
俄罗斯2022年还跟塔利班整了个能源协议,这手段玩得溜啊。伊朗仗着自己是邻居,也没闲着,跟塔利班那年月就走得挺近。2023年3月,瞅着中国当了大媒,伊朗和沙特俩家伙还真就握了手,这下美国在中东的地位,那简直有点尴尬症都犯了。
2024年,中俄伊仨伙计又在阿曼湾整了一场联合军演,这架势就是明晃晃地和美国叫板呗。美国撤走大兵后,那留下的地盘,让这三国家伙一点点给占上了。
阿富汗撤军这事儿,把拜登总统的人生轨迹都给拐了个弯。2021年8月,他在白宫死撑着,非说这撤军是“对的选择”。现实打脸,撤得一团糟。2022年中期选举,民主党栽了个大跟头。再到2024年,拜登身体现状和党内压力让他扛不住,没争连任,副总统哈里斯顶了上去,可惜还是输了大选。2025年1月20日,拜登正式交接班,这场阿富汗撤军的风波,直接给他的政治生涯罩上了一层阴影。
2024年盖洛普民调出来了,54%的美国人对拜登的工作不满意,只19%的人给他好评。虽然他之前鼓捣的基础设施和气候相关的法案确实有点成果,可阿富汗事件就跟留疤似的,不管咋整也难让大家忘掉。
美国一撤走,阿富汗这日子真叫一个犯愁。塔利班掌权,上来就全是狠招,对待姑娘们更是苛刻,大学不让进,学校大把锁门,可怜孩子们都无学可上。外面的国家看了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意见大的嘞,全世界都在喷。
2022年那会儿,联合国就直接点明,快有一半阿富汗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经济那是塌了架似的。美国一招手,把阿富汗70亿美元的资产给冻结了,这日子更难了。本想着搭中国、俄罗斯的车,塔利班这一折腾,结果也没捞着啥大好处。转眼到了2024年,ISIS-K还在阿富汗折腾,塔利班也是摁不住场子,局面挺难整的。
中国瞅准了这个档口,2023年就整了个矿产合作,跟阿富汗签下合同,搞起了铜矿、锂矿开采,给咱新能源发展加了把劲。可那些普通阿富汗百姓,生活还是那股子紧巴劲儿,没啥大变化。
美国在阿富汗吃这回亏,可是真长记性。打仗算啥用,投入钱也少说了,命还搭进去,结果到头来全白费。撤军那阵儿,场面一团糟,喀布尔机场那事儿真让人心揪,也不至于绷成那样,规划要是到位,犯不上这么乱。美国现在寻思把摊子挪到印太,想把重点往那边移啊,可盟友心里都有数,信任程度大不如以前,都有点犹豫了。
还有啊,跟那些盟友掰扯事儿,可不能光靠嘴上说得溜。撤军那会儿,美国也没好好跟北约的老铁们商量,一拍脑袋就自己决定,弄得人家都挺别扭。以后要想让别人跟着一块干活,先得把这信任给整明白喽。
到了2025年7月,距离从阿富汗撤出都快四年了,那事儿闹出来的动静可一直没消停。这回说透了,就是美国外交翻了个大车,也是当世界“警察”的梦彻底破功的拐点。往后美国自己得动脑筋,怎么搁世界舞台抓稳站脚,别再阿富汗那样搞砸出乱子。看热闹的我们,其实也能琢磨出来一点:谁干啥都别瞎咋呼,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得有数,逞能玩大了最后栽大跟头,可真没人替你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