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思与印度防长辛格的通话引发全球关注——两国不仅确认将启动年内最大军售项目,更暗示印度即将砸下天价军购订单。这场"电话外交"的背后,是印度在军事、经济与地缘政治间的艰难平衡。
### 军售大单:从F-35到战略转向
据知情人士透露,印度计划向美国采购包括F-35隐身战机、无人机及精确制导武器在内的高端装备。若交易达成,这将是美印十年军售总额的"翻倍",甚至可能让印度未来军购订单中,美国占比超过八成。分析指出,此举或将终结印度"多伙伴采购"的传统,使其军事体系深度绑定美国,如同日韩般陷入"依赖困境"。
### 从"印度制造"到"被迫进口":空战挫败倒逼军购
印度军购转向的导火索,源自今年巴以冲突中印军的惨败。面对巴基斯坦可能引入中国歼-35AE战机的威胁,莫迪政府被迫搁置"本土造五代机"计划。一名印度官员私下承认:"我们不得不花钱买时间,否则空军将彻底落后。"
### 美俄竞标:F-35为何胜出?
面对俄罗斯苏-57"低价+技术转让"的诱惑,印度最终选择性价比更低的F-35,背后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美方要求印度在降低美国商品关税的同时,必须用军购填补贸易逆差。知情人士称,印方代表团已在华盛顿延长谈判,试图用军购订单换取农产品贸易让步。
### 贸易谈判:红线与妥协的拉锯战
当前美印谈判僵局聚焦于印度两大"红线"——农业与乳制品市场准入。特朗普团队坚持要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而印度担心此举会激化农民抗议,动摇莫迪的支持基础。有评论讽刺:"印度仿佛在玩一场危险游戏——用军购筹码换政策让步,但特朗普会遵守承诺吗?"
### 专家警告:外交自主权的代价
战略学者指出,印度正用"战略自主"换短期安全。若过度依赖美国军售,未来在印太议题上或将面临更多约束。正如一名匿名官员所言:"我们买的是战机,但可能卖掉的是外交回旋空间。"
这场军售大单,既是印度在安全焦虑下的无奈选择,也是美印权力博弈的缩影。当F-35的引擎轰鸣声响起时,印度能否守住发展底线,仍是未知数。(全文约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