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亿一艘军舰,造了22艘,结果还没捂热,海军这边就说:“不稀罕了。”有人一拍桌子:“这不是烧钱玩意儿吗?”这事搁谁心里都不得劲儿。
军迷们那会儿一听056型护卫舰下水,脑袋嗡嗡的,觉得中国海军要抬头了。
结果转了个身,大家伙儿一脸“这玩意儿咋成鸡肋了?”直呼“没想到,真是没想到!”
有个老海军,姓张,十几年前在东海上值班,看着自家军舰还不如国外的先进货,心里就跟猫抓似的。
那时候台海危机一闹,指挥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硬把陆军坦克炮搬到船上,想着能不能对着外国舰队吓唬吓唬。
结果炮兵一边上船一边嘟囔:“这船上打炮,能不能中还两说呢。”就像用铁锹去拍蚊子,费劲不讨好。
那会儿中国海防确实捉急,海战经验少,装备也差些火候。
后来,技术员们咬着牙,憋着一股劲,搞出了022型导弹艇。
排水量才二百多吨,有点像小老鼠蹦跶海边,能贴着岸线活动,海战能力提升了一截,搭载八枚鹰击-83反舰导弹。
可这船小得很,真要跑远洋,那是想都别想。
海军小伙子们一边擦炮一边感叹:“贴着岸线打仗,不顶事儿啊!”
这个时候,大家都盼着来点能跑远洋的大家伙儿,脑子里想着怎么把中国海军搞得像模像样。
056型护卫舰就这么横空出世了。
满载排水量1300吨,看着就比之前的小艇气派多了。
比起小艇,这家伙能在南海风平浪静时巡航,好歹算是“革命性进步”。
那会儿船厂一造就是一批,军迷们乐得合不拢嘴,心想这下中国海防有了主心骨。
谁知道好景不长。
刚造出来,军舰科技蹭蹭往上窜,054型护卫舰、052D驱逐舰、055大驱一艘接一艘下水。
雷达、计算机、导航系统全是新潮货,056护卫舰那点电子设备一下子就落了下风。
新军舰排水量大得吓人,052D有7000吨,055更是1.3万吨,对比起来,056像是“小老弟”。
技术员们看着新舰首发,心里有点酸:“咱这船是不是得‘下岗’了?”
军工厂那边也纳闷儿:“七亿造一艘,22艘就砸进去150多个亿,这‘兴衰’来得太快了!”有个造船的师傅开玩笑:“这钱花得,咋比买彩票还悬呢!”军迷吐槽:“当年说要靠它守海疆,现在说不行了,真是‘鸡肋’。”
不过,这船也不是说一下子就扔掉。
中国海岸线那么长,海警部队反走私、守岛礁、对付外来的蛙人都需要能扛事儿的船。
用052D、055去干这些活,跟拿大炮打蚊子似的,浪费得慌。
大军舰造价贵,谁舍得天天让它在近海转悠?
这时候,056就成了“近海巡航舰”,专门转给海警兄弟们用。
海军的小伙子看着舰队交接,眼神里有点不舍,也有点释然:“远洋海军咱们来,家门口的事儿交给海警吧!”海警队员笑着说:“这船刚好,跑得快,扛得住,咱们巡逻不用那么费劲。”有个老警员拍拍船舷:“这东西,比俺家拖拉机还皮实!”
其实,海警被称为“第二海军”,干的全是近海活儿。
老百姓都知道,咱们中国地盘大,海上事情多。
护卫舰交给海警,反而能物尽其用。
省下的钱还能发展更牛的远洋舰队。
用河南话说,这活儿“咋整都不亏”。
后来,中国又没闲着。
技术员们又把056改造升级,推出了056A型护卫舰。
航电系统一升级,反潜和防空能力都跟着提上来了。
又是一批货,50艘下水,整个系列加起来72艘,看着就壮观。
有人笑着说:“这下可不是鸡肋,是一锅好肉!老型号也能焕发新生。”
说起来,这军舰迭代跟咱家买手机差不多,刚买最新款,过几天又出新机型,谁不心疼?
技术进步飞快,老型号总得有个新用处。
造船师傅边擦汗边感叹:“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咱这船在新岗位上,照样能发光!”
军工圈里经常讨论,这些老型号是不是该直接拆了。
有人摆手:“拆啥?家里老电视还能用,非得扔了买新的?”军舰也是,能派上用场就不是白造。
近海巡逻、反走私、守岛礁,全是硬任务。
就像家里种地,旧拖拉机没动力了还能拉肥料,啥也不耽误。
军迷们聊起来,谁不感慨?
“这船命运真是拐了个大弯,从备受期待到被冷落,又重新火起来。你说,这是不是和咱们家里的老东西一个路子?用对地方,啥都能成宝!”
护卫舰的故事,说白了也是中国海防发展的缩影。
技术升级快,装备换代猛,每一步都不容易。
造船师傅和海军官兵都拧成一股绳,谁都盼着中国海疆稳稳当当。
哪怕被说是鸡肋,只要能用得着,就不叫白费力气。
有位军迷调侃:“当年俺村里修路,用老三轮车拉石头,大家都说是破车,可没它这路还修不起来呢。”这话搁到护卫舰身上也是一样。
技术升级,任务变化,老型号照样能找到合适的舞台。
现在大家都关心,未来的军舰会不会也这么“折腾”?
是不是刚造出来就面临被淘汰?
这问题没谁能说得准。
可有一点,军舰背后是一代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汗水。
无论是海军远洋舰队,还是海警近海巡航,守护着中国的海疆,谁都不敢马虎。
哪天你在新闻看到海警护卫舰在南海巡逻,别忘了这船也曾是军舰里的“当红炸子鸡”,也曾被嫌弃是“鸡肋”。
现在它在新岗位上,依然是守海的好汉。
这就是军舰的命,也是咱中国发展的路,不停变化,不停前进。
你要问这船到底是宝还是鸡肋,那得看谁用,怎么用,干啥用——谁能说不是呢?
本文创作的最初想法就是为了传播正能量,没有要去侵犯别人权益的那种想法哦。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很主动地去配合处理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