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歼 20 产量突破 300 架,美媒:美军空中优势或失,印媒深感危机

长春航空展的静态展示区,一架编号为CB10300的歼-20引发围观。 军事爱好者们举起相机疯狂拍摄这个编号意味着中国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的总产量正式突破300架。

美国“防务博客”网站立即关注到这一动态。 他们分析认为,解放军首次公开展示歼-20静态机体,表明中国对这款战机的态度已从高度保密转向开放自信。

这种转变背后,暗示着更先进的机型可能已经进入研发阶段。

军事专家们注意到一个关键细节:中国目前保持着每年50-60架的稳定生产节奏。 这个速度意味着每隔几天就有一架全新的歼-20下线。

支撑这种生产节奏的是遍布全国的产业链网络,从洛阳的高温合金材料到株洲的发动机,

从西安的雷达系统到深圳的新型复合材料,超过2000家企业共同构建起歼-20的“中国基因”。

与美国F-22生产线早已关闭的状况不同,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的生产线正全速运转。

五条脉动生产线使得歼-20的产量持续攀升,这个数字已经远超美国F-22“猛禽”187架的总产量。

美军目前拥有约180架F-22,其中只有143架处于作战状态。 再加上约240架F-35,美国五代机总数保持在420架左右。

但考虑到F-22机队严重老化,部分飞机甚至需要拆解提供备件,实际可执行任务的机型数量正在减少。

印度媒体的反应更为焦虑。 “防务研究”网站直言这对印度空军“敲响了警钟”。

他们指出印度自主研发的AMCA五代机预计要到2030年才能服役,而且数量只有50-60架。 等到这些战机交付时,中国五代机数量可能已经突破千架。

印度正在推进价值226亿美元的“阵风”战机采购计划,打算引进114架法国四代半战机。

但印媒自己都承认,这些非隐身战机在歼-20面前几乎没有优势可言。

部分印度媒体呼吁转向采购俄罗斯苏-57E,尽管印度军方曾经因为看不上这款战机而退出联合研发项目。

回望2011年1月11日,当前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正在中国访问时,歼-20原型机完成首飞。

这个时间点的选择被外界解读为向美国传递的明确信号。 盖茨曾预测中国在2020年前不会拥有五代机,甚至到2025年都难以实现量产。

现实给了这个预测最直接的回击。从首飞到量产300架,中国只用了不到十五年时间。 这个速度甚至超过了美国当年的F-22生产计划。

歼-20的进化从未停止。 基础型配备涡扇-10C发动机,作战半径达到2200公里。 改进型歼-20A换装涡扇-15“峨眉”发动机,实现超音速巡航能力。

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球首创的双座型歼-20S,后座飞行员专门负责指挥控制无人机群作战。

军事分析人士注意到,中国采取五大战区均衡部署的模式,每个战区都部署了相当数量的歼-20。

这种部署方式确保了中国在任何方向都能保持隐身战机的存在。

西太平洋地区的空中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变化。 美国空军不得不将更多的F-35部署到亚太地区,以应对歼-20带来的挑战。

但F-35在航程和载弹量方面与重型战斗机存在先天差距。

印度空军面临着更严峻的局面。 他们既要应对北方的歼-20,又要防范西方的JF-17“枭龙”战机。

巴基斯坦正在获得更先进的Block3型“枭龙”,这些战机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霹雳-15远程导弹。

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美国盟友都在加快引进F-35。但这些国家的战机数量有限,难以形成规模优势。 而且F-35的维护保养要求极高,实际出勤率一直不容乐观。

俄罗斯的苏-57项目进展缓慢,总产量仅有27架。 这使中国成为除美国外,唯一能大规模量产五代机的国家。 歼-20的产能甚至超过了美国最初计划中的F-22生产目标。

长春航空展上那架编号CB10300的歼-20静静地停在展区,观众们绕着它拍照留念。

没有人知道下一架歼-20会是什么型号,也没有人知道中国下一代战机的研发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88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