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张昊那记回传,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点魔幻。
最后几秒,扳平比分的机会,球跟长了眼似的找到他,多好的剧本啊,准绝杀,当英雄……结果他一扭头,把球又传了回去。
那一瞬间,整个球馆的空气都凝固了,你能听到一堆心碎的声音。
广东男篮输了,他好像也把自己给“传”没了。
但生活这玩意儿,妙就妙在它的不按常理出牌。
你以为这是青铜操作,是职业生涯的污点,可谁能想到,这记离谱的回传,竟然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就在大家伙儿都琢磨着这哥们儿得把板凳坐穿的时候,广东队的“后台”却悄悄给他换了个新剧本。
得先从任骏飞聊起。
飞哥在广东队是什么角色?
老油条,定海神针。
他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用一个你看不懂的假动作造个犯规,或者在一个乱七八糟的回合里,稳稳把球放进。
他的离开,不是少了个球员那么简单,是整个队里那股子“江湖气”和“压舱石”没了。
他留下的那个4号位,瞬间成了一块肥肉,谁都想上来啃一口。
数数人头,这个位置上现在乱成了一锅粥。
杜润旺,一个纯粹的射手,你让他拉开空间投三分,没问题,百步穿杨。
可你要让他去内线跟人角力,去干那些蓝领的脏活累活,那画面就有点美了。
所以他的位置很特殊,功能单一但不可或缺。
然后呢?
借来的王少杰,浑身是劲,可那犯规数比得分还涨得快,在内线缺人的情况下,估计得被杜锋指导顶到5号位去当消耗品。
剩下的黄明依、王洪泽,一个还在找北,一个还是菜鸟。
这么一圈看下来,你猜怎么着?
机会最大的,居然就是我们那位关键时刻选择“甩锅”的张昊。
这事儿你说找谁说理去?
你以为这就完了?
更刺激的还在后头。
休赛期,广东队一口气送走了贝兹利、莫兰德、黄荣奇。
这三位是干嘛的?
防守端的“恶汉”啊。
这么一走,等于直接把广东队的防守体系给拆得七零八落。
上赛季还能靠着整体防守跟人耗,现在锋线上连个能拿得出手的防守尖兵都快没了。
这时候,张昊的价值就突然被放大了。
他进攻糙,防守爱下手,这些都是事实。
可他有一样东西是现在这支广东队最缺的——运动能力。
这哥们儿能跑能跳,身体素质摆在那儿,冲起来就不讲理。
以前他的防守被诟病没脑子,现在在一群需要“充电”的队友里,他这种浑身是电的“充电宝”,反而成了稀缺资源。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新来的那个黑山教练,拉多维奇。
欧洲教练,尤其巴尔干半岛出来的,那对防守的执念是刻在骨子里的。
他们就喜欢调教那种有身体、有活力,但技术还很粗糙的年轻人,就像一个陶艺大师看到了一块上好的泥胚。
张昊这种球员,简直就是完美符合他胃口的“半成品”。
现在你把这些线索串起来看:内线核心退役,位置空了;防守悍将离队,体系崩了;新来的主帅,正好就喜欢他这一款。
这哪是巧合?
这简直是命运追着喂饭吃。
所有的不利因素,转了一圈,全成了他的“上位”良机。
所以再回过头来看那个回传球。
那个瞬间的犹豫,或许就是他过去几年挣扎状态的集中体现。
他总想做个好孩子,做个“合理”的球员,却忘了在竞技场上,有时候承担责任比做出“正确”选择更重要。
现在,球队里没那么多老大哥给他传球了,防守端也没那么多大闸给他擦屁股了,舞台空了出来,聚光灯硬生生地怼到了他脸上。
这机会,是广东王朝重建的需要,也是杜锋指导在战术上求变的必然。
拉多维奇的到来,更像是一个催化剂。
他能不能把自己这块料,在这位欧洲名帅的手里变成一块好钢,就看他自己争不争气了。
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什么逆天改命的奇迹,有的只是在泥潭里摸爬滚打时,恰好抓住的那根救命稻草。
现在,这根稻草就递在张昊手里。
是再传出去,还是攥紧了,自己往上爬?
这球,该他自己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