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菲律宾军方又放狠话了,竟然大言不惭地说,他们部队当年曾创下“一营对抗四师”的辉煌战绩。这股子迷之自信,还直接把历史上的“壮举”和现在挂钩,觉得“现在也行”。
这话一出来,国际社会上不少人都懵了,纷纷表示疑问。大家普遍猜测,这菲律宾方面啊,是不是选择性地忘了点儿啥,还是压根儿就没清醒过来呢?
这番话背后,藏着一段在菲律宾国内被奉为“民族荣耀”的历史。可这段历史,在其他主要参战国的记录里,却显得语焉不详,甚至跟菲律宾的说法完全对不上号。
真相和传说之间,有着一道巨大的鸿沟。这不禁让人好奇,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段往事?它又是怎么被包装成今天菲律宾军方自信满满的源泉,真值得我们好好掰扯掰扯。
当年吹的牛,现在还信?
时间倒回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朝鲜半岛那会儿打得火热。菲律宾当时也派了一支营级部队,就是“菲律宾第十营战斗队”,浩浩荡荡地去了朝鲜。
这支部队大概有1400号人,里头还真有不少二战时跟日本人打过仗的老兵。当时的菲律宾总统基里诺送行时,特意强调他们是去“为自由而战”的。
那会儿的菲律宾媒体,吹得那叫一个响亮,把这支部队捧成了“亚洲最精锐的力量”。大家伙儿都对他们寄予厚望,官兵们也个个士气高涨。
他们坚信能轻易战胜中国军队,抱着一份轻视对手的乐观情绪。部队装备主要靠美军提供,多是M1加兰德步枪、勃朗宁自动步枪和迫击炮这些二手货。
即便如此,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战斗还是信心满满。那股子劲儿,现在想想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战场残酷,幻想破灭时
可战场哪有那么多童话?现实很快就给菲律宾营上了一课,而且是狠狠的一课。1951年4月,这支部队在朝鲜临津江地区,遭遇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4师。
志愿军那会儿可不是吃素的,玩的是夜间渗透、分割包围这些灵活战术,打得菲律宾营措手不及。短短三天内,菲律宾营就伤了200多人,不得不往后撤。
这次战斗,菲方甚至都没跟志愿军主力部队直接交手,就被侦察分队和炮兵的火力死死压制住了。他们“以少胜多”的初期幻想,彻底碎了一地。
紧接着1951年10月,文登里战斗中,菲律宾营又去进攻志愿军阵地。志愿军利用地形优势,构建了密集的火力网,让菲军损失惨重。
菲律宾士兵在进攻中,一天之内就丢了一整连的兵力。幸存的士兵们回忆说,志愿军的火力强大到让他们根本抬不起头,想反击都组织不起来。
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菲律宾营累计伤亡468人,其中阵亡112人。要知道他们总共才1400人,这伤亡率高达惊人的33%!跟他们嘴里的“辉煌战绩”,简直是天壤之别。
“捡空城”也能吹成神话?
至于菲律宾国内广为流传的“玉通之战”,那真实情况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这场仗发生在1951年第五次战役期间,美军主动放弃了丁字山附近的玉通山高地。
美军觉得玉通山战略价值不高,而且易攻难守。可拉莫斯率领的菲律宾辎重营却跳出来,说要夺下这地方,美军竟然也同意了。
菲律宾军队试图夜间偷袭,结果三天都没能突破志愿军的防线。实际上呢,志愿军当时正忙着追击美军主力,早主动撤离了玉通山,根本就没跟菲军发生大规模交火。
菲律宾军队压根儿没察觉志愿军已经走了,反而还请求美军支援。美军也是大手笔,派了战斗机投掷凝固汽油弹,坦克也一顿轰炸,结果却误伤了菲律宾部队自己人。
当菲律宾士兵最终登上山顶时,发现那里空无一人。这场“捡空城”的战斗,竟然被菲律宾方面夸大成“歼灭500志愿军”,后来又增至“1100人”。
前总统拉莫斯在竞选时,更是把这战绩进一步夸大为“歼灭五万人”!至此,“一营对抗四师”这种离谱的叙事,在一个无人驻守的山头,被彻底包装成了一个“奇迹”。
这个所谓的“传奇”战役,在主要参战国,包括中国和朝鲜的历史记录中,却几乎没怎么提过,或者只是语焉不详。这无疑说明了它有多么虚构,在菲律宾国内又被神化到了什么程度。
今非昔比,实力天壤之别
六十多年前,中菲军队的差距或许还能比划比划,但放到今天,这俩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了,简直是云泥之别。这种差距,体现在海陆空三军的代际鸿沟上。
菲律宾海军的主力舰艇,多数都是美国淘汰下来的二手巡逻舰。他们最先进的何塞·黎刹级护卫舰,排水量才2600吨,跟现代主力舰艇比起来,那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你再看看中国海军,055大驱那可是世界顶尖水平,排水量一万两千多吨,配备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技术水平领先全球。两者的差距,已经是数量级上的鸿沟了。
菲律宾空军的主力,就12架韩国产的FA-50轻型攻击机,性能实在有限。而中国空军早就装备了歼-20隐形战斗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根本没法比。
整体军事技术水平的巨大差异,就像智能手机和传呼机的区别,已经无法进行有效比较了。这种代际差距,可不是短期内能弥补得了的。
军事力量的悬殊,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两国国防工业和经济基础的巨大差异。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完整国防工业体系,从步枪到航空母舰,都能自主研发生产。
菲律宾却连子弹都得靠进口,更别提自主生产大型武器装备了。这让他们在军事上高度依赖外部供应,根本没有自主权。
两国巨大的经济实力差距,也决定了军事投入的鸿沟。2023年中国GDP高达17.7万亿美元,而菲律宾大概4000亿美元,两者相差了44倍。
中国年国防预算超过2000亿美元,菲律宾却只有区区40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两天的军费开支,就相当于菲律宾一整年的国防预算,这差距,想想都让人咋舌。
菲律宾总兵力约13万人,装备多是二手或援助的老旧武器。相比之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人数超过200万,军事力量的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近期仁爱礁事件中,菲律宾曾多次派出运补船和海警船,试图闯入中国管辖海域。中国海警在多次警告后,仅发生了轻微刮蹭,出于人道主义才允许其运送必要物资。
在这些对峙中,菲律宾方面几乎没能展现出任何有效的反抗能力。这些事件清晰地折射出两国在真实力量对比上的巨大差距,不是嘴上说说就能改变的。
政客的谎言,人民买单?
“一个营歼灭四个师”这种离谱的说法,其实是菲律宾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和政客故意编造出来的。他们抓住菲律宾营在小规模冲突中的个别表现,进行夸大。
比如1951年4月22日,菲律宾营确实击退过志愿军侦察分队。可随后志愿军一个团就对菲律宾营实施了报复性包围,差点儿把他们全歼了。
这种选择性记忆在菲律宾国内普遍存在,很多民众根本不知道具体的战绩和历史细节。菲律宾政客和军方就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来煽动民族情绪。
长期灌输的虚假叙事,导致多数菲律宾民众对本国军事实力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有民调显示,高达70%的民众支持对中国采取“军事反制”措施。
这种错误的认知,可能导致菲律宾在外交和军事上做出错误的决策,最终损害自己的国家利益。盲目的民族主义情绪,正在蒙蔽一部分人的双眼,让人担忧。
菲律宾的嚣张态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跟美国签署的《共同防御条约》以及其背后的支持。然而,历史经验一再表明,美国的承诺并非总是可靠的。
1951年美菲签署条约,美国承诺保护菲律宾安全。但在实际冲突中,美国始终将自身利益置于首位,多次在关键时刻抛弃菲律宾部队,这可不是什么秘密。
美国人嘴上说着支持菲律宾在南海的主张,可实际行动却非常谨慎。美国根本不愿为了菲律宾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因为这不符合它的国家利益。
美国把菲律宾看作是其亚太霸权战略中可以利用的一颗棋子。美国会跟菲律宾搞联合军演,卖武器,但绝不会为了这颗棋子跟中国发生全面的对抗,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清楚。
菲律宾国内现在还面临着严峻的贫困和基础设施挑战,高达20%的贫困率,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些地方甚至连最基本的电力供应都没有。
本该聚焦内部发展的菲律宾,却盲目追随外部势力,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对抗姿态。这种做法可能将自身推向危险境地,损害国家长远利益,这实在是不明智。
朝鲜战争的历史教训警示我们,脱离实际的自大和外部干预,最终只会带来失败和损失。菲律宾当前可能正在重蹈历史覆辙,充当某些国家在亚太的开路先锋,这值得警惕。
笔者以为
话说回来,靠着吹牛皮是走不远的,历史的谎言迟早会被现实戳穿。菲律宾军方的豪言壮语,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让人觉得可笑。
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地区事务。中国也愿意跟菲律宾一道,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菲律宾真该认清当前形势了,别再抱着对抗思维不放,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吧。只有回归理性,才能真正维护自身国家利益,跟地区国家一道,好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