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踏入白宫,与总统特朗普进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会谈。这次会面距离两人上一次不欢而散已有半年,而俄乌战争的持续让这次对话显得更加关键。
自打今年开春以来,乌克兰战场形势急转直下。俄军在顿涅茨克、扎波罗热等方向发动多轮大规模攻势,凭借火力优势和兵力集结,乌军不少战略要地相继失守。
更要命的是,俄军还加强了对乌克兰后方基础设施的空袭,能源系统、交通枢纽被炸得千疮百孔,民众生活苦不堪言,前线补给也跟着捉襟见肘。
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心里明白,单凭乌克兰自己的力量根本扛不住俄军的进攻。他唯一的指望就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能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可过去这几个月,特朗普政府的态度一直让他琢磨不透。
所以,泽连斯基这次顶着巨大压力访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要争取到美国的安全保障。
他心里清楚,要是再拿不到实质性的承诺,乌克兰很可能就得在领土问题上做出让步,甚至被迫接受不利的停火条件。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次会谈一开始就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
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会谈中,特朗普的态度明显比以往松动了不少。他不仅没有像过去那样直接拒绝乌克兰的安全诉求,反而抛出了一个让泽连斯基既惊喜又担忧的提议:不排除派遣美军参与乌克兰维和任务。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乌克兰国内一片欢腾,不少人觉得这是美国要直接介入冲突的信号。
但泽连斯基毕竟是见过世面的政治家,他很快就从特朗普的表态中嗅出了不对劲的地方。首先,特朗普虽然提到了派兵,但始终强调欧洲是 "第一道防线",美国只会起到协助作用。
这就意味着,就算美国真的派兵,也不会像北约成员国那样承担主要责任,乌克兰的安全保障还是得靠欧洲国家。可欧洲国家这些年因为能源危机和经济衰退,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已经有所减弱,泽连斯基担心欧洲根本靠不住。
除了特朗普的表态,会谈中的另外两个细节也让泽连斯基心里直犯嘀咕。第一个细节是关于武器采购的。泽连斯基这次访美,提出了一个价值 900 亿美元的武器采购计划,包括先进的战斗机、远程导弹和无人机。
他原本以为,只要美国同意提供安全保障,这些武器自然会到手。可特朗普却当场表示,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将从 "赠送" 转为 "出售",也就是说,乌克兰得自己掏钱买武器。
第二个细节是关于领土交换的。会谈中,特朗普多次提到要讨论 "可能的领土交换",还暗示乌克兰应该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控制,以换取美国的安全保障。
这让泽连斯基感到非常震惊,因为乌克兰宪法明确禁止割让领土,而且克里米亚问题一直是乌克兰的核心利益所在。如果真的按照特朗普的建议去做,泽连斯基很可能会被国内民众骂成 "卖国贼",他的政治生涯也就到头了。
泽连斯基心里清楚,特朗普的最终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洲盟友的立场。所以,在和特朗普会谈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和欧洲领导人举行了多方会晤。可让他失望的是,欧洲国家之间的分歧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普京也没闲着。他在和特朗普通话时,提出了一个 "440 换 6600" 的领土交换方案,即俄罗斯归还其目前控制的约 440 平方公里土地,以换取乌克兰移交其当前仍控制的约 6600 平方公里的顿巴斯地区。
这个方案一出来,立刻在乌克兰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不少人认为,这简直就是 "强盗逻辑",俄罗斯用一小块土地换取乌克兰大片领土,这和侵略有什么区别?
现在的泽连斯基,就像一个在钢丝上行走的人,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他心里清楚,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不能在有限的回旋余地中找到最优解,乌克兰很可能会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一方面,他得继续和美国谈判,争取让特朗普政府明确安全保障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机制。他得让美国明白,乌克兰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保护,而不是一纸空文。
另一方面,他还得和欧洲国家保持密切沟通,争取让欧洲在安全保障和武器援助上承担更多责任。他心里清楚,只有欧洲和美国形成合力,才能对俄罗斯形成有效的威慑。
与此同时,泽连斯基还得在国内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他得让民众明白,现在的乌克兰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任何妥协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但他也得让民众知道,为了国家的未来,有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的选择。
对于普京的领土交换方案,泽连斯基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他多次公开表示,乌克兰不会在领土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克里米亚和顿巴斯都是乌克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他也明白,光靠嘴皮子是没用的,他得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乌克兰有能力保卫自己的领土。所以,他一方面加大了对前线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推动国内的军事改革,提高乌军的战斗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