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打卡计划#俄政治专家格沃尔格·米尔扎扬直言,美国并非要抛弃乌克兰,而是想用这颗"棋子"换取俄罗斯在其他问题上的让步。
这场交易中,乌克兰的命运已被明码标价:特朗普要求基辅用5000亿美元矿产抵偿军援债务,普京则计划用冻结的3000亿欧元重建俄占区,进一步控制黑土地粮仓和稀土矿。
7月6日,他紧急签署对60家俄企和73名俄公民的制裁令,试图展现强硬姿态,但就在两天前,乌克兰外交部刚召见美国外交官,痛斥美方暂停运送"爱国者"导弹是"鼓励侵略"。
特朗普的回应更直白:"我们仍在提供武器,但必须确保美国库存充足",同时派财政部长赴乌追讨3500亿美元"欠款"。
俄军的导弹正为这场交易加码。
7月7日夜间,273架无人机如蝗虫般扑向乌克兰全境,创下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空袭纪录,基辅一名4岁儿童在爆炸中受伤。
袭击恰在特朗普与普京通话前夕发生,克里姆林宫一面用武力施压乌克兰屈服,一面向白宫抛出"经济合作"诱饵:重启北极能源项目、共享人工智能技术,甚至暗示协助解决中东困局。
德国试图打破僵局,秘密与美国协商购买两套"爱国者"系统支援乌克兰。
特朗普早已看穿欧盟的虚弱:军火库见底、能源依赖俄罗斯、内部对援乌分歧公开化,法德领导人只能程式化"欢迎"美俄谈判,实则沦为"瑟瑟发抖的看客"。
美国务卿鲁比奥承认乌克兰是"代理人战争"时,欧盟的安全自主梦想彻底崩塌。
伊斯坦布尔的谈判桌暴露了赤裸裸的权力游戏。
6月2日达成的战俘交换协议让86名乌军人员获释,其中多数已被关押超过三年,但俄方代表在7月5日的会谈中抛出更苛刻条件:要求乌军完全撤出扎波罗热、赫尔松等四州剩余控制区,并坚持"消除冲突根源",即乌克兰放弃主权幻想及北约东扩诉求。
乌克兰议员别祖格拉娅的悲鸣道破现实:"美国不再是我们的盟友",尽管两国从未有过正式盟约。
泽连斯基仍在做最后周旋。
7月7日,他在教皇就职弥撒间隙拉住美国副总统万斯和国务卿鲁比奥,强调"全面停火"与制裁的必要性。
然而特朗普的耐心正在耗尽,他抱怨与普京的多次通话"没有进展",却仍犹豫是否对俄追加制裁。
白宫的算盘很清晰:用乌克兰资源抵扣债务,甩掉保护欧洲的包袱,集中力量转向印太。
克里姆林宫的"餐厅隐喻"正在成为现实。
梅德韦杰夫曾嘲讽:餐桌上只有俄美两国,乌克兰是主菜,欧洲不过是开胃小菜。
如今这道"主菜"正被分食,特朗普要稀土和锂矿,普京要土地和粮仓,而刀叉落下时,基辅的抗议声被爆炸轰鸣淹没。
美国防长公开宣称"乌克兰恢复2014年边界不现实"时,这场交易的结局已写进强权政治的剧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