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把光刻机的大门关上了
他们不仅不再卖中低端设备,连修旧机器都开始设限
这个决定被包装成强硬的回应
实际上更像是在慌乱中做的选择
稀土管制确实让他们紧张了
但紧张过度就会做出错误判断
现在他们正在证明这一点
光刻机不是普通商品
它是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关键节点
荷兰人似乎认为控制设备就能控制技术流向
这个想法太简单了
简单得让人想起小时候玩的游戏
你拿走我的玩具,我就不跟你玩
问题是这不是游戏
技术封锁从来都是双向的
当你拒绝提供服务时,也在失去市场
维修限制尤其短视
现有的设备还在运转
它们需要维护,需要零件
切断这些联系只会加速替代方案的出现
荷兰人可能没意识到
或者他们意识到了但别无选择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类似的情况
上次某个国家采取类似措施时,他们的市场份额在三年内缩水了四成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
但总会惊人地相似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但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强硬姿态背后往往是虚弱
这句话放在这里很合适
荷兰的光刻机确实先进
但还没先进到不可替代的程度
特别是在中低端领域
竞争正在加剧
这个决定可能会成为转折点
不是他们期待的转折点
荷兰的禁令公布了。ASML的股价立刻崩盘。
十月末新规生效那天。这家公司市值消失了百分之八点二。阿姆斯特丹的交易大厅里全是坏消息。
谁都看得出荷兰输掉了什么。他们放弃的是最大的客户。
中国市场占ASML全球销售额的三成半。去年对华收入接近三成。其中九成是那些DUV机器带来的。
现在这些都没了。他们自己把赚钱的路子切断了。
有人估计明年ASML收入会掉百分之十二。这个数字听着就吓人。
禁令甚至管到了已经卖出去的机器。像是NXT:1970i和1980i这些型号。连修都不能修了。零件也换不了。
那些机器放在中国的工厂里。慢慢会变成一堆废铁。
这不是在打击别人。这是在毁掉自己的名声。
荷兰为什么敢这么做。答案在华盛顿。
ASML用的零件一半以上来自美国。美国资本还握着三成的股份。这家公司早就被绑住了手脚。
路透社之前报道过。六月的时候美国就逼着荷兰换掉了中资企业的中国籍CEO。所谓的自主决定。不过是演戏罢了。
荷兰人觉得能卡住我们的脖子。
他们没意识到自己的命门也在别人手里。
ASML每台光刻机需要消耗超过十公斤稀土磁体。
这些磁体占电机成本将近三分之一。
镜头抛光必须依赖中国提供的高纯度铈基材料。
全球九成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境内。
这个数字让人想起某些战略物资的分布图。
断供意味着光刻机生产线可能停滞。
十月初中国更新了稀土出口管制清单。
涉及芯片制造的稀土技术需要经过多层审批。
这个时间点选得很有意思。
ASML的EUV光刻机交付已经出现延迟。
14纳米DUV光刻机被列入禁售名单。
汽车家电和物联网芯片都依赖这个级别的设备。
中国占据全球中低端芯片需求七成份额。
政客们总忽视市场本身的逻辑。
上海微电子28纳米光刻机良率稳定在九成。
成本控制在ASML同级别设备的三分之一。
明年计划交付两位数以上的设备。
光刻胶和离子注入机陆续取得突破。
整个产业链正在以可见的速度成型。
ASML推出了NX2000系列光刻机
客户只需要投入800万美元进行适配
这个数字在半导体行业里不算什么
但足以让7纳米制程继续运转
限制就这样被绕过去了
企业用行动表达态度
没人会放弃中国市场
这块蛋糕太大了
瑞银去年就提醒过稀土供应的问题
全球需求在涨
海外产能却跟不上
从明年开始
重稀土的缺口可能达到两成
荷兰人跟着美国走
最后买单的是自己的企业
那些被禁运的设备还在运转
中芯国际和国内设备商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工程师们对着图纸反复研究
深夜的实验室里总是亮着灯
零件替代的难题正在逐个解决
维修也不再是问题
科技竞争不是比谁的限制更多
而是看谁的产业链更完整
中国用几十年建成的稀土产业链
美国人想用一万亿美元复制
这个想法不太现实
更别说荷兰这样的中间商了
荷兰人以为掐住光刻机就能扼住咽喉
他们没意识到自己点燃的是整个产业链
ASML突然失去三成多的市场
那边中国企业正在用更快的速度填补空白
财报会上CEO的表情已经说明一切
这根本不是战略博弈
这是把自家最精密的仪器送进焚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