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工厂里,马斯克盯着特斯拉生产线,突然问:“这个步骤为什么要存在?”周围工程师列出七大理由,他听完只说了一句:“删掉。”
就是这个看似疯狂的“删除”,让特斯拉电池成本直降50%。而这,只是他五步工作法的冰山一角。
第一步:质疑一切——别在屎上雕花
我们从小被训练找标准答案,却没人教我们质疑问题本身。马斯克在特斯拉最常做的事,就是当专家说“必须这样做”时,他反问:“为什么?”
他的大学室友任宇翔,物理奥赛金牌得主,解题能力远超马斯克。但二十年后,一个在定义未来,一个在解答别人设定的问题。这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一辈子回答问题的人,永远在为提出问题的人打工。
当你接到任务时,先问这三个问题:
这真的是问题本身吗?
解决了它会改变什么?
如果不做,最坏结果是什么?
很多人倾尽一生,只为解一道根本不值得解的题。
第二步:极致删减——扔到心疼才算开始
家里刚装修完很干净,为什么后来堆满杂物?因为人总忍不住“做加法”。
马斯克的做法是:拆解问题后,疯狂删除。他的标准严苛到——必须删到觉得自己可能删过头了,再往回捡一点。如果没达到这个程度,说明删得不够。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被问“成功最重要的能力”时,同时写下同一个词:Focus(专注)。而专注的前提,就是敢对90%的“重要事情”说“不”。
第三步:一体化革命——让复杂归于极致简单
删无可删之后,把剩下的整合成“一个”。
第一代特斯拉的电池和车底是两个部件,团队说这已是最优解。马斯克要求:“让电池板就是车底座,车底座就是电池板。”这一体化设计,让续航、空间、成本同时突破。
Solar City的太阳能板也是如此——最后太阳能板就是屋顶,屋顶就是太阳能板。
这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思维升维:当别人在优化部件时,你在重新定义结构。
后两步的黄金顺序:别在泥巴路上装引擎
许多企业死在第四步——在没完成前三步时就盲目“加速”。马斯克坚持:加速必须在删除、简化之后。就像你不能在布满冗余零件的机器上追求转速。
至于最后的“自动化”?那更应该是水到渠成。SpaceX的火箭回收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先通过前三步把火箭成本拆解到极致,再谈如何让回收流程自动化。
一针捅破天:你的“针”够尖吗?
马斯克进军航天业时,核心只有一件事:把发射成本降下来。他把“成本”不断拆解,直到找到那几个真正致命的节点。他说:“如果没捅破天,说明针不够尖。”
这给每个行业的人启示:
设计师:客户要的真是更漂亮的界面,还是更高的转化率?
程序员:这个功能真是用户需要,还是我们自以为需要?
创业者:我在解决真问题,还是在自我感动?
在这个答案过剩的时代,好问题比完美答案珍贵百倍。马斯克的五步法,本质上是一场思维断舍离——扔掉伪问题,专注真核心,用第一性原理直击本质。
从现在开始,接到下一个任务时,先别急着找答案。学着像马斯克一样问出那个改变一切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也许,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破局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