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这个老头乐被全国围剿的新闻,简直就是一场行为艺术。
不装了,摊牌了。
这场所谓的“整治”,根本不是什么规范管理,这就是一场降维打击,一场来自正规军对游击队的“最终审判”。之前大家还假惺惺地讨论什么路权、安全、标准,现在直接不聊了,直接掀桌子。什么江苏浙江湖北陕西,全国联动,突出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就是要把这个物种从物理上给你抹除掉。
这事儿魔幻在哪?魔幻在老头乐这个东西,它从诞生之日起,核心卖点就不是什么“价格便宜”或者“无需上牌”,那些都是表象。它的核心卖点,是“规则豁免权”。
它是一个游离在现有交通体系之外的BUG,一个移动的“法外之地”。你开汽车,要驾照,要年检,要保险,要遵守红绿灯,要担心摄像头。但老头乐呢?大爷大妈们开着它,就像开了个游戏外挂,直接进入无敌模式。红灯是什么?能吃吗?实线是什么?能压吗?机动车道?那不是我家后花园的散步道吗?
所以你看,所有关于自动驾驶的讨论,在老头乐面前都显得非常幼稚。什么激光雷达,什么算力平台,什么数据闭环,都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干嘛?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比什么AI算法都好用。这是一种基于人情世故和稀泥哲学的终极壁垒,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我作为一个天天开车的中年人,是真的怕这玩意儿。你永远不知道它会从哪个犄角旮旯里钻出来,以一个什么样的诡异角度切入你的行驶路线。它的走位,充满了薛定谔的随机性和道诡异仙的癫狂。你按喇叭,大爷回头看你一眼,眼神里充满了对牛顿力学和交通法规的蔑视,仿佛在说:后生,你还是太年轻。
现在,这套玩法玩不转了。监管部门直接釜底抽薪,搞了五道红线:牌照、驾照、保险、禁运营、罚违章。这哪是红线,这简直就是五指山,直接把这个泼猴压死在原地。尤其是“必须购买保险”这一条,简直是神来之笔,绝杀了。保险公司是干嘛的?是算概率的。他们用精算模型一算,给老头乐上保险,那不是做慈善,那是直接往功德箱里扔钱,而且是扔完钱还要被雷劈的那种。风险太高,直接拒保。
你看,最好的商业手段,根本不是在规则内竞争,而是直接把你的餐厅给爆了。如果说之前的小米汽车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对老头乐的政策,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顺便把厨子也绑走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那些经销商哭惨,说什么“一台车赚3-5千的好日子没了”,我觉得特别好笑。这钱本来就是不该你赚的。你卖的不是车,你卖的是一个“特权凭证”的压缩毛巾,买家回家一泡水,发现自己成了马路上的特权阶级,当然愿意付钱。现在这个特权被收回了,你手里的压缩毛巾,就真的只是一块破布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又好像没那么离谱。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事情的另一面。这种一刀切的背后,是无数老年人出行需求的真空。他们为什么买老头乐?真的是为了横冲直撞吗?不是。是接孙子放学,是去菜市场买菜,是去医院看病。这些都是最刚需、最朴素的需求。你把老头乐禁了,配套的公交系统、社区班车跟上了吗?没有。说到这我就来气,这简直就是要把人往绝路上逼!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剧本。就像你家里有蟑螂,你不去打扫卫生、堵上窟窿,而是直接放火把房子烧了,然后对外宣布“我们从根源上解决了蟑螂问题”。666,你最牛。
所以,什么“行业洗牌”、“规范发展”,听听就行了。真正的结局是,老头乐这个物种不会消失,它只会进化。进化成更小、更隐蔽、更难管的形态,或者干脆换个马甲,叫“智能助残代步器”、“多功能买菜车”,继续在规则的边缘反复横跳。毕竟,需求就在那里。
最终,这场轰轰烈烈的围剿会走向何方?我猜,大概率就是一阵风。风刮得最紧的时候,大家把车藏在家里,风头过了,该怎么开还怎么开。因为真正的规则,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长在人心里的。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豁免权”的用户来说,让他们重新回到“规则”的笼子里,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所以,别说什么“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这种正确的废话了。这根本不是成熟,这是妥协。是混乱的现实,对完美的秩序,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挑衅。而最终的结果,大概率是,大家在一番筋疲力尽的拉锯之后,假装问题已经解决了。然后,在某个清晨,你依然会在路口,看到一辆全新的、你叫不上名字的四轮电动“马路幽灵”,用它风骚的走位,对你进行灵魂拷问:
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