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仓的盯着绿盘手心冒汗,空仓的看着反弹拍断大腿,这阵子A股可把这两类人折磨惨了!但谁更“可怕”,真不在仓位本身,而是背后的操作逻辑。
先说说满仓的朋友。有一类是追高套牢的,本来股票涨得好好的,盈利不少,心里美滋滋。可谁能想到,行情说变就变,股票价格一路下滑,盈利变成了亏损。这时候,想割肉吧,又不舍得,毕竟之前赚过钱,就这么割了太心疼。想补仓呢,又发现自己手里已经没子弹了,完全陷入了被动,干着急没办法。
还有一类是重仓垃圾股的。这些垃圾股啊,没什么业绩支撑,全靠一些概念炒作。行情好的时候,跟着瞎涨一波,看起来挺热闹。可一旦行情变脸,那跌起来可就没底线了,就像坐了滑梯一样,止都止不住。好多重仓这类股票的人,资产大幅缩水,欲哭无泪。
不过,也不是所有满仓的人都很惨。要是满仓的是高股息、低估值的优质股,而且又有长期持有的耐心,那短期波动其实影响不大。就好比手里握着抗跌的“硬通货”,稳稳当当的。这些优质股有实实在在的业绩支撑,就像盖房子有坚实的地基,不会轻易倒塌。
再看看空仓的人。他们的焦虑主要来自“踏空恐惧”。看着指数稍微涨了一点,心里就慌得不行,生怕错过了大行情。这种心态一上来,就忍不住想追高。可往往一追进去,就买在了高点,然后就开始下跌,亏得直跺脚。
更糟糕的是那些没计划的空仓者。他们要么死等“绝对低点”,觉得一定要等到最低的价格才出手。结果呢,越等股价越高,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要么就是一冲动就梭哈,把自己手里的钱一下子都投进去了,结果直接买在阶段性高点,被套得死死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空仓的人都不行。要是提前做好了分批建仓计划,空仓反而成了优势。手里的现金就像应对回调的“子弹”,可以根据市场情况,灵活地进行操作。
其实啊,满仓和空仓本身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策略的满仓”和“无计划的空仓”。机构交易员有个“%原则”,单笔交易的亏损不能超过账户总额的2%,这背后就是风险控制的逻辑。他们深知,在市场里,控制风险比赚钱更重要。
就拿现在的市场来说,巴菲特指标还在75%左右,远没到危险的120%,从中长期来看,市场还是有投资机会的。但短期震荡少不了,这时候极端仓位最容易出问题。极端满仓的人,一旦市场下跌,损失会非常惨重;极端空仓的人,一旦市场上涨,就会踏空,后悔莫及。
对于满仓的朋友,我给你们支个招。别死扛,要是手里的票估值太高、没业绩支撑,不如趁反弹减仓。把仓位降低,腾出30%的现金备用。这样做,既能控制回撤,又能在市场下跌的时候有资金补仓。比如说,你原本满仓一只股票,现在反弹了,就卖出一部分,把钱留着。如果后面股票继续下跌,你就可以用这部分现金在更低的位置补仓,降低成本。
空仓的朋友也别瞎追。按“倒金字塔”分批买,比如先买2成。如果市场下跌了,再加仓,这样越买成本越低。要是市场涨了,你也不用慌,因为你还有大部分资金在手里。就像盖房子,一层一层地往上盖,稳扎稳打。比如,你先拿出一部分资金买入股票,如果股票价格下跌了,你再拿出一部分资金买入,这样平均成本就会降低。如果股票价格上涨了,你手里还有资金,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买入。
不管你是满仓还是空仓,都得记住“早上大涨要减仓,下午大跌次日买”的震荡市口诀。别跟短期波动较劲,市场短期的涨跌很难预测,我们只要按照自己的策略来操作就可以了。比如说,早上开盘股票价格大幅上涨,你就可以考虑减仓一部分,锁定利润。如果下午股票价格大跌,你可以在次日观察一下,如果情况合适,就可以买入。
炒股这事儿,从来不是“满仓赚得多,空仓更安全”这么简单。2025年以来,不少人满仓优质股扛住了波动,也有人空仓踏空后追高被套,关键看你选的标的和操作纪律。那些总在满仓和空仓间反复横跳的,往往比仓位本身亏得更多。你现在是满仓还是空仓?手里的“操作计划”能扛住市场波动吗?大家一定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操作策略,不要盲目跟风。#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