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真能救经济?小心重蹈日本覆辙
国家最近对股市的种种动作,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不是单纯想让股民赚点钱。这背后真正的目标,是想借股市这把火,把整个实体经济给烧热了。说白了,就是希望股市能走牛,把市场信心拉起来,让钱重新流动,压一压通缩的苗头,带动工厂开工、企业投资、老百姓敢花钱。这个思路没错,但问题出在怎么走——要是走歪了,搞出个“杠杆牛”,那可就麻烦大了。
什么叫“杠杆牛”?就是靠借钱吹起来的牛市。大家一窝蜂加杠杆,借钱炒股,股价被推得老高,表面看着热闹,实际上全是泡沫。这种牛,来得快,去得更快。一旦资金链断了,或者监管收紧,市场立马崩盘。2015年那场股灾,很多人应该还记忆犹新。那时候多少人满仓杀入,结果账户腰斩再腰斩,哭都来不及。现在要是再来一次,后果只会更严重。
更可怕的是,如果股市泡沫爆了,房地产那边还没稳住,那就真成了“双杀”。想想看,房子砸手里卖不掉,股票账户又缩水一半,普通人哪受得了?消费直接冻结,企业订单没了,工厂裁员,整个经济链条就断了。这不是吓唬人,日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1990年,东京的房价高到离谱,日经指数冲上38000点,结果泡沫一破,股市崩盘,楼市塌方,企业倒闭,年轻人躺平,整整三十年没缓过来。我们真要走到那一步,代价谁来扛?
现在这轮行情,从7月开始有点起色,不少人又开始乐观了。可你细看,有些信号并不健康。成交量突然放大,题材股疯炒,杠杆资金悄悄入场,这些都像是“杠杆牛”的前兆。监管部门虽然喊话要“慢牛”,要“价值投资”,但市场这东西,一旦热起来,哪那么容易控制?人性就是贪,看到别人赚钱,自己就坐不住,管他是不是泡沫,先进去再说。
实体经济还没真正回暖,企业利润没起来,工资没涨,老百姓手里还是紧巴巴的。这时候靠股市拉信心,等于是在沙地上盖楼。地基不牢,风一吹就倒。真想让经济好起来,还得回到根本——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营商环境,让企业愿意投资,让老百姓敢花钱。股市可以是助力,但不能当救命稻草。
指望股市一口气把经济拉出泥潭,听起来很美,干起来就是玩火。日本的教训就在眼前,房市和股市两个泡沫同时破,整个国家元气大伤。我们现在要是不警惕,继续走“杠杆牛”的老路,最后可能不是救了经济,而是把经济拖进更深的坑。别等到泡沫破了才后悔,那时候,哭都来不及。
股市不是提款机,更不是万能药。它该干的活,是帮好企业融资,让钱流向该去的地方。要是把它当成刺激经济的工具,玩到最后,大概率是一地鸡毛。
风可以吹起来猪,但也能把它摔下悬崖。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东方财富网、央视财经、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