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印媒关注中国空军:歼 - 20 超 300 架成全球最大隐身机群

当一架机身清晰标注着“CB10300”编号的歼-20隐形战机在长春航展上公开展示时,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个编号瞬间在军事圈引发热议,不少人直指它暗示着中国歼-20的总生产数量已突破300架大关。

印媒《欧亚时报》罕见地给予了高度关注,甚至直言解放军空军已经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重型隐形机队。

这架编号CB10300的歼-20,按照中国战机的编号规则,被解读为第10批次的第300架量产机。

从早期型号CB0018(首批次第18架)到CB07156(第七批次第156架),再到如今的CB10300,清晰勾勒出了歼-20产能迅猛扩张的轨迹。

自2011年首飞,2016年进入量产,歼-20的生产早期年产量约为30-50架,

但2022年后,随着成飞新增装配线并引入数字化生产技术,其年产量据称已飙升至100-120架。 这种产能跃升在战机生产史上堪称奇迹。

横向对比全球重型隐形战机格局,美国的F-22总计生产了195架(含原型机),

但目前现役约178架,且生产线已关闭多年,重启面临巨大困难和高昂成本。 俄罗斯的苏-57与歼-20同期试飞,

但目前俄空天军的现役总数被估计不超过20架。 这意味着中国歼-20的在役数量,据信已超过美俄两国重型隐形战机数量的总和。

当然,若论所有型号隐形战机的总规模,美国空军仍凭借约400多架F-35和178架F-22,保持着约600多架的现役规模。

但这一现状正因中国另一款隐形战机歼-35的入役而快速扭转。

歼-35已进入量产阶段,第11架量产机也已亮相。沈飞为其新建了数字化脉动生产线,年产量有望突破100架。

歼-35是全球首款实现“弹滑兼容”的隐身舰载机,不仅能从福建舰电磁弹射起飞,也能适配辽宁舰、山东舰的滑跃甲板。

歼-35已发展出空军版歼-31B、海军版歼-35和出口版歼-31等多个分支。 巴基斯坦已确认订购40架出口型,埃及等国也在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

中国的隐形战机家族仍在不断扩展和完善。 歼-20系列已发展出原始版歼-20、升级动力的歼-20A、以及具备指挥能力的双座型歼-20S。

歼-20S作为全球唯一正式亮相的双座五代战机,其后座飞行员可专责指挥无人机协同作战,使战机从战斗机进化为空中指挥机。

在技术性能上,歼-20系列部分改进型已配备国产涡扇-15发动机,推力据称达18.5吨,推重比11.5,使其超音速巡航速度达到1.8马赫,作战半径提升至2000公里。

机载主动相控阵雷达也升级为氮化镓T/R模块,据称探测距离优于美军F-35现役的砷化镓雷达。

歼-35则采用两台涡扇-19发动机,其复合材料使用比例大幅增加,显著减轻了结构重量。

其雷达反射截面(RCS)据称控制在0.01平方米级别,优于美国F-35C的0.03平方米。 机腹弹舱可容纳6枚导弹。

中国航空工业的生产能力是其规模快速扩张的基石。成飞、沈飞等主力厂商持续投入自动化和高端制造。

歼-35的总装线被描述为采用类似造手机的快节奏工艺。 脉动生产线的应用,分工明确,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工依赖,作业流程流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像造手机一样造飞机”的理念,以及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避免了“卡脖子”风险,并能根据需求灵活调整产能。 涡扇-10B发动机的稳定供应就是一个例证。

相比之下,印度自主研发的“先进中型战斗机”(AMCA)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因技术瓶颈、资金短缺和管理混乱,进展缓慢。

其首架原型机预计要到2030年代中期才能首飞,批量服役更需等到2040年前后。

88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