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深夜突发!31家公司集体发布减持公告,这些板块请注意避险!

2025年9月12日晚间,A股市场突然迎来密集减持公告,31家公司纷纷发布股东减持计划,19家减持金额超过亿元。市场狂欢之际,大股东们正悄然收割。

随着市场行情不断上涨,个股同步上涨,翻倍股之前减持金额几千万的现在就可能上亿,涨幅几倍的股票,减持金额也同步增长几倍。

在这波减持潮中,询价转让减持成为股东的新选择,这种方式在没有减持条件下可以代替减持出场。

华达基因股价54.91元,年内上涨55%。 这家公司已上市8年,股价最高时涨到过259元,现在虽然下跌了78.8%,但股价并不低。

现在公司因自身资金需要,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1673.27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比例4%。

该公司市值2290.70亿,预估减持金额9.18亿元。 这表明即使股价从高点大幅回落,股东仍然认为当前价位适合减持套现。

晶科能源股价5.69元,短期上涨15%,但年内仍下跌40%。 这是为数不多股票下跌还减持的公司,公司上市3年,股价还没走稳。

昨晚公司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通过询价方式转让减持公司总股本比例4%的股份。 该公司总市值569.30亿,预计本次减持金额22.77亿。

在股价下跌情况下仍然选择减持,反映了股东对资金需求的紧迫性或对公司前景的谨慎态度。

博睿数据股价74元,因数据中心和算力概念,股票年内上涨185%。 公司2020年8月上市,昨晚发布公告,股东拟合计减持总股本比例5.4%的股份。

该公司市值32.86亿,预计本次减持金额1.78亿元。 这在近期减持案例中金额不算大,但减持比例较高,达到5.4%。

股东深创投及其一致行动人人才一号基金拟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3%。

持股5%以上股东云南云熹计划在未来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56,563,170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50%。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薛向东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4,876,753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40%。

自9月开市以来的六个交易日内,已有近130家A股公司发布了股东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

截至9月10日收盘,9月以来已有400余家上市公司发布重要股东减持完成公告,涉及股东数量超600名,合计减持股份约10亿股,累计减持金额达190亿元。

在这场减持风暴中,股东们基于对当前股价估值的判断、资金需求等因素选择“落袋为安”。

从减持公告涉及的公司来看,资金流出的方向高度集中于近期备受市场追捧的几大“明星赛道”。

先进制造产业链成为减持的“重灾区”,包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新泉股份、冷暖关联解决方案及核心零部件业务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海立股份、线性驱动系统及设备商捷昌驱动等。

因AI而火爆的TMT赛道(科技、媒体、通信)同样也是减持多发领域。 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业务的星环科技、人机交互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商宸展光电等公司股东,也选择在股价高位进行套现。

面对汹涌的减持潮,各家股东给出的理由和背后动机却不尽相同,折射出复杂的市场心态。

有的减持理由颇为新颖,如金融信息服务企业同花顺控股股东、董事长易峥在减持公告中表示:“减持理由系让渡市场参与机会”,这一说法在投资者中引起了广泛讨论。

更多公司的减持背后,是业绩增长乏力与股价上涨的背离。 优刻得股价25.88元,年内上涨115%,公司已上市五年,业绩连亏五年,平均年亏损3.8亿。

上市后2020年每十股分过0.50元的红,股息率0.78%,比当时的活期略高一点。公司股东减持份额用完,但股价年内又翻倍了,于是实控人拟以19.74元每股溢价25%转让公司总股本比例5.13%的股份,预计转让减持金额5.38亿元。

低位减持与高位减持是大股东在股票市场中进行减持操作的两种不同策略,它们在目的、执行方式和市场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

大股东通过在股价低位时减持,可以减少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或资本利得税。 例如,减持时增值部分较少,税负较轻。

一些大股东甚至会通过“左手倒右手”的方式,将股份转移至关联账户,未来股价上涨后再卖出,以进一步避税。 低位减持还可能为了制造恐慌,收集廉价筹码:发布减持公告引发散户恐慌,促使散户抛售股票,主力资金则趁机低位吸筹,为后续拉升股价做准备。

大股东在股价高企时出售股票,以获取资本增值收益。 也可能是为了利润分配或战略调整:大股东可能对公司未来发展不看好,或需要资金进行其他投资,因此选择在高位减持。

低位减持通常采用分散接盘方式:通过关联账户或利益共享者接盘,避免直接减持对股价造成过大的冲击。 或者制造烟雾弹:发布减持公告后不立即减持,或减持少量股份,以误导市场行为。

高位减持则多采用集中抛售方式:大股东在股价高位时直接出售股份,通常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的方式完成。公告减持:高位减持通常伴随正式公告,明确减持数量和目的,可能对市场情绪产生直接影响。

大股东在高位和低位公告减持但实际不减持的行为,通常涉及多种市场策略和心理博弈。

制造利空打压股价,高位发布减持公告可能引发市场恐慌,导致散户抛售,股价下跌。大股东借此在低位吸筹,降低成本或为后续操作铺路。

通过公告观察市场对减持的敏感度,评估后续真实减持时的潜在影响。 配合主力出货:高位释放利空消息可能帮助其他资金(如机构)出货,大股东虽未减持,但通过其他利益交换获利。

大股东减持意味着他们将股票变现,这会导致股市资金大幅净流出。

一些大股东的“顶格减持”“清仓式减持”,甚至利用概念炒高股价后进行“精准”减持,会给市场带来极坏的影响,打击投资者信心,影响整个市场的投资信心,不利于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

上市公司“清仓式”减持的背后,可能存在利益输送问题。 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对自己公司的恶意减持,使投资者对其公司发展失去信心,进而影响公司的发展和经营。

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违法减持行为,证监会的态度一直以来都非常明确:重拳治乱,严厉打击。 如果其中有涉嫌刑事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责。

时下大股东减持因受到政策制约而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大股东将大量甚至全部股权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卖给其他机构,从而实现大规模套现甚至是“清仓式”减持。

部分通过定增进来的资金,以套利为目的,对上市公司毫无感情而言。 他们的这种“清仓式”减持行为,对市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同时,还会影响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情况严重的还会影响到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

尤其是产业资本的大规模减持,不但会令股市承压,危害股市健康发展,也会给整个宏观经济带来危害,使宏观经济面临“失血”风险。

股份减持制度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也是境外成熟市场通行的制度规则,涉及资本市场的各个方面。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的规则体系,确立了以锁定期安排和后续减持比例限制、信息披露要求为基础的减持制度。

88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