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注意!A 股 3000 股下跌,恒生科技破 6000,大消费有望反弹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的港股市场,简直成了新消费的狂欢派对? 泡泡玛特半年营收暴涨204%,老铺黄金股价一度翻了三倍多,蜜雪冰城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这些看似不搭界的品牌,正被年轻人用“情绪消费”推向资本神坛。

就连机构投资者也开始用“左手奶茶,右手黄金”来形容这场新消费运动

夸张的是,老铺黄金的市盈率一度超过100倍,泡泡玛特也接近90倍,而传统白酒龙头市盈率往往只有20-30倍。 这种估值倒挂背后,是Z世代消费逻辑的根本变革他们不再为“性价比”买单,而是为“心价比”疯狂。

南向资金今年净流入港股超6200亿港元,其中非必需消费板块最受青睐

这一切都说明,年轻人的消费偏好,正在重构资本市场的投资逻辑。 港股市场最近真的杀疯了! 我有个朋友去年抄底了泡泡玛特,当时还笑他“买玩具股不如买茅台”,结果现在他账户翻了两倍多,而我还在白酒股里躺平。 其实不只是泡泡玛特,你看老铺黄金、蜜雪冰城这些港股新消费代表,今年涨幅个个吓人。

市场甚至给它们起了个外号叫“港股三朵金花”

老铺黄金从年初到现在涨了352%,泡泡玛特涨了202%,蜜雪集团也涨了166%。 为什么这些品牌能这么火?说到底就是抓住了年轻人的心。 他们买东西不看牌子大不大,就看能不能带来情绪价值。 比如泡泡玛特的盲盒,一个塑料小人卖大几十块,成本才多少? 但年轻人就是愿意收集全套,因为这是他们的“社交货币”。 老铺黄金也是,把传统黄金做出国潮设计,毛利率超过40%。

蜜雪冰城更绝,2-8元的定价碾压高端奶茶,靠下沉市场做到万店规模

港股为啥成了新消费聚集地? 因为A股上市门槛高啊! 港股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还支持同股不同权,所以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这些新兴品牌都跑香港去了。 现在港股消费板块里,可选消费零售、消费者服务这些新业态占比超过60%,而A股还是白酒家电占主导,占比70%以上。

资金也在用脚投票

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6228.67亿港元,非必需消费板块最受青睐。 2月到4月,南下资金连续三个月大幅增持港股消费股,每月都买超600亿港元。 这说明内地投资者比外资更懂中国消费趋势。 政策也在助推。

2025年出台的“两新政策”扩大了补贴范围

3月份中办、国办还专门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支持新型消费发展。 业绩更是硬气。 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增长204.4%;净利润47.1亿元,增长362.8%。 老铺黄金上半年营收123.54亿元,增长251%;净利润22.68亿元,增长285.8%。 这种增速传统消费企业根本没法比。

当然估值也不便宜

泡泡玛特市盈率87.5倍,老铺黄金89.7倍,蜜雪集团42倍。 相比之下,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的市盈率才20倍左右。 但投资者愿意给溢价,因为他们看的是成长性,不是静态估值。 港股消费指数近一年涨了43%,同期恒生指数涨41%,A股消费指数只涨22%。 而且港股消费成分股股息率3.13%,比A股消费的1.38%高不少。

说明港股消费板块既有成长性又有分红保障

不过最近港股有点波动,9月份开始调整。 主要是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导致国际资金流动加剧,加上南向资金获利了结。 但机构认为这是短期现象,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大,香港金管局也已经停止资金净回笼。

现在布局港股消费,最方便的就是借道ETF

比如港股消费ETF(513230),打包了一堆互联网电商龙头和新消费品牌,从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到腾讯、阿里都有。 还有跟踪恒生消费指数的嘉实恒生消费ETF,覆盖服装、餐饮、奶茶、潮玩各个子行业。 传统消费玩家可能看不懂这波行情,觉得泡泡玛特不就是卖玩具的么? 但Z世代不这么想。 他们愿意为情感体验付费,为圈层归属感买单。

38%的Z世代表示消费是为了“获得情绪价值”

这轮新消费崛起也不是短期现象。 国金证券数据显示,从2024年初以来,SHS新消费指数涨幅超73.91%,远远跑赢综合消费指数和白酒指数。 贵州茅台今年涨幅只有3.74%,五粮液还是负增长。 所以啊,消费投资逻辑真的变了。 以前看ROE、看分红,现在看用户增长、看情绪价值。 那些还在白酒地产里躺平的投资者,真的该看看港股新消费了。

88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