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看完德赛西威发布那款叫“川行致远”的无人车,说实话,第一反应是:这老玩家怎么也来趟这浑水?你可别忘了,人家可是给比亚迪、大众这些大厂供货的硬核选手,玩的是正经汽车电子,不是什么PPT造车。但越往后听,越觉得不对劲——这不是跨界,这是降维打击。
咱先不说别的,就冲他们发布会上放出来的S6系列实车,往台上一停,科技感直接拉满。但重点根本不是帅不帅,而是它背后那一堆让人头皮发麻的配置。比如重庆那种坡比楼梯还陡的地儿,很多无人车上去直接歇菜,轮子打滑、动力拉胯,跟喝醉了一样歪歪扭扭。德赛西威偏不,直接上了峰值30kW电机、110N·m扭矩,传动比干到16.8,满载爬坡?小意思。这哪是送快递,简直是越野拉力赛预备役。
更狠的是,他们把乘用车上才有的ABS、TCS、DTC全搬过来了。雨天湿滑路面一脚刹不住?不存在的。系统自己会算,哪个轮子要打滑,立马控住,稳得一批。你说别的厂商还在拼激光雷达数量的时候,德赛西威已经把底盘控制这套“基本功”玩明白了。这才是真·内卷天花板。
最让我起鸡皮疙瘩的,是那个“双脑冗余”设计。主控用英伟达Orin-X,副控塞了个国产黑芝麻A1000,俩大脑同时在线。万一主系统宕机,副脑毫秒级接管,车子自动靠边停,不会变成马路杀手。这操作,相当于给车配了两个飞行员,一个晕了,另一个立刻顶上。你说安全这事,人家是不是刻进DNA了?
还有个细节特别魔性——全车带智能感知表皮,10个传感器贴满车身。交警拍你一下,你能懂那是让你停?S6就能。它能分辨轻拍、重拍、持续敲击,甚至判断是不是有人恶意踹车。这不是车,这是有情商的机器人。
你说他们为啥现在进场?timing拿捏得太准了。政策开始松口,路权逐步放开,光大证券都预测2030年市场规模破百亿。关键是,德赛西威根本不从零开始。40年老厂底子,IATF16949车规级制造体系直接套用,车门开合寿命3万次起步,电池包五面防护扛得住100kN挤压,盐雾试验1000小时不生锈。别人还在讨论“能不能商用”,他们已经在想“怎么用十年不动修”。
高大鹏说了句特别实在的话:“我们不想卷价格战,就想把制造业的本质做回来。”这话听着土,但牛。你看现在市面上多少低速车,看着炫酷,风吹两月掉漆,雨淋三天罢工。德赛西威反手就是一个“皮实耐用”四个大字甩脸上。
他们目标也很清楚:不做最终运力玩家,要做智能移动平台的“基建狂魔”。快递、即时配送、城市环卫、特种改装……只要需要移动载体,S6都能搭。未来赚钱也不靠卖车,而是靠提供持续运力服务,这才是资本真正看中的故事。
所以你看,这不是谁突然心血来潮搞无人车,而是一个深耕汽车电子几十年的老炮,在等风来。风到了,他顺手就把行业标准重新定义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