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银行理财现在真是挺火的。身边老百姓谁还没在银行买过理财?但你真了解这里面的门道吗?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那些银行理财里的“小九九”,别一不留神,辛苦钱都让这些“潜规则”给薅走了。
首先,收益的猫腻必须得说说。大街上银行宣传单和APP上最诱人的字眼估计就是“预期年化收益4.5%”之类的字了。你仔细一看,谁还不心动?但说句不好听的,那玩意儿就是个画饼。银行给你写的那个“预期年化收益率”,真的只是“预期”而已,说白了,就是好天数、收成好那年的最“美”状态,实际拿到手能有多少,还得看银行怎么扣这扣那,市场行情到底咋样。
你别信网上那些短视频里啥“无脑买理财,稳赚年化5%”,那都是过去的旧黄历了。咱们普通人可能遇上这样的事:本来以为4.5%一年下来能挣4500块,结果到头来一算,连4000块都没到。这怎么回事?这里抠出来的有“管理费”,有“托管费”,再一个浮动收益的产品,如果运气不好甚至连3%都没有,这本来以为能多拿点的理财,结果还不如存在银行定期。
其实你仔细看看合同,里面各种花里胡哨的条款,一句话没明白什么意思,反正就是钱到了你的账上,缩水了。这就好比出去旅游,明码标价看着不贵,结果到处要小费、进什么景点都加钱,到最后算一笔账,钱没少花还不开心。
说到手续费,这里的套路也是五花八门。你看,银行常说“理财产品无手续费”,听着挺美的。但是你可别太天真,什么叫“没有手续费”?管理费、托管费这些全都是“无感”式扣除,直接从你的资产里扣。还有个叫“销售服务费”,买的时候没人提,等钱到账一看懵了:钱哪儿去了?尤其那种“结构性理财”,合同密密麻麻,没人给你逐条讲解,复杂得很。有朋友买了理财,半年下来本以为能赚一千多,实际一查账,手续费各项加一起白白被扒走了200块。这管理费、小额赎回费啥的,叠在一起就是个数。你不注意这些,收益真的就被蚕食得只剩骨头汤了。
再说说大家特别容易迷糊的那个事,净值型理财和“保本理财”完全不是一回事儿!这几年银行都推“净值型”——什么是净值型?其实就是相当于你在买个迷你版基金,净值涨了你赚,跌了你亏,完全要跟着市场走,而且不是保本的!过去那种说穿了“买银行理财稳赚不赔”——那是老黄历了,自从政策变了之后,现在真没那好事。
那有人说了,“我买的是债券型,风险低”,这个想法也得掂量掂量。债券也是有价格波动的,18年债券市场波动大,买债券理财同样会亏钱!不少人觉得本金一定没事,结果短期一赎回,发现比存银行还赔钱,真是欲哭无泪。还有些“挂钩股市”的理财,遇上市场跌,别说利息,本金都要缩水,指望靠银行理财稳赚,不看合同就是找麻烦。
还有个让人抓狂的,“自动续约”这事儿,有多少人都被坑过。你以为理财到期了,钱自动回账户,结果没动静;再一问,才知道银行给你“默认自动续投”,又绑死三个月、六个月。比那什么“自动续费”会员还坑,这要赶上你急用钱,真是欲哭无泪。很多人一年理财下来,最后发现钱根本没好好“活起来”,还全被银行调着按自己节奏乱腾,你自己想控制一次都费劲。尤其买房、孩子上学、做生意急等用钱,碰到理财卡账,那算什么滋味你说。
还有些小“坑”,比如宣传的时候只说“高收益”,但是中间埋着“提前赎回要罚钱”;有时候还弄个业绩比较基准,和你真实能拿的钱没半毛关系。这些看似小数点后的0.1%、0.2%全是银行的利润空间,咱普通人图方便,反而给他们送钱。
实际操作中,我建议你买理财产品前最后得干这几件事:第一,看清楚条款!就跟买房签合同一样,问问银行小哥,“那预期收益是扣过费用的吗?这里面全都包括了吗?是不是保本?”第二,问明所有费用!问清楚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和赎回费,有没有浮动,有没有提前赎回处罚。第三,别相信什么绝对安全,除非国家兜底,任何带“净值”二字都可能亏本金。第四,自动续约一定问明白!银行总喜欢默认续投,你要选择自己到期手动赎回,不然可能半路资金卡壳,耽误大事。
说到底,银行理财不是保险箱,别把全部家底都放进去。尤其是上年纪的阿姨叔叔,钱拿出来干点别的正经事比什么都靠谱。要是想追求“稳”,不如攒点现金,或者买超短期的,钱随取随用。想多赚点,就得多花时间自己学习,了解基础的市场逻辑,见招拆招。
另外有个窍门:如果你投资的钱不是特别多,其实买活期存款里头的创新产品,有些银行出的小额宝、零钱宝之类,有时候还比理财产品划算,钱灵活、风险小。
这几年我身边见到的例子也多。有人做生意手头宽裕,看到银行理财“年化5%”就冲了进去,结果三个月资金被锁,临时急用钱,结果多耽误好几天;等理财期满,收益还没打过银行大额存单。有退休大爷大妈,一说银行理财安全,才过半年,市面调整,赔了本金,直呼后悔。还有年轻人怕麻烦,选择默认续约,结果白白错了股市牛市的机会。教训全是钱堆出来的。
最后说一句,银行也不是慈善机构,给你高收益、低风险的产品,大概率就是把钱挣到自己腰包里了。想清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该签字的合同自己多读几遍,能问明白就别嫌麻烦。真遇上不懂的,别怕丢人,问银行经理,查网上评论,找有经验的亲戚朋友,多打听几句。等你真的喜欢理财,把规则摸透了,自然不会再掉“坑”里。
总之,银行理财是个好工具,但不是必赚不赔的金库。自己懂点门道,没人能随便割你韭菜。钱是自己的,别让人随便“剐层皮”。希望大家兜里的钱真能越“理”越多,别被漂亮的“预期”忽悠,理性点,清醒点,这才是真自保。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