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自然资源部的一个研究机构推出了一份重要的中英文版《美式“航行自由”法律评估报告》,全面拆解了美国所谓“航行自由”的虚假借口。
在美国的说法里,“航行自由”听起来挺宏大,像是在维护全球船只在国际水域自由通行的权利似的。但仔细一掰开,你会发现,美国走的其实是另一套套路。
美国所谓的“航行自由”实际上背后就是两个字:霸权。它的套路是:只要美国觉得有必要,军舰、军机就能随意闯入任何国家的领海、专属经济区,甚至会靠近一些敏感的岛礁。而更搞笑的是,它还要求其他国家默许这种做法,觉得合理合法似的。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里讲的“航行自由”,可跟美国那些所谓的“自由”完全不一样。公约强调的是平等互尊的原则,想要经过别人的海域,得提前打招呼;要进入领海,更得取得许可。说直白点,就是大家都得讲规矩。
比起那“村里人经过别人家的菜园,打声招呼就过去了”的场景,《公约》里的“航行自由”,更像是大家都明白规矩,你经过邻居的菜园,先打个招呼,然后再进门。而美国那“航行自由”,就像是我非得直接闯进你家院子,翻箱倒柜还不让你出声阻拦,完全不讲理。
这些年来,美国一再利用这层遮羞布,到处搞事,特别是在南海那头。每当菲律宾的海警船冲进咱们的海域,或者美国军舰出现在南海时,美国就会跳出来大讲“航行自由”。就像硬要把菲律宾那些不合法的动作,吹成“国际正义”,真是挺令人无语的。
就拿8月13日那天来说,美国海军“希金斯”号驱逐舰又一次闯入咱们中国黄岩岛的领海。没有提前申报,也没有通知,纯粹就是在明目张胆地挑衅。这种危险的动作,几年来美军已经干了几百次,真是屡教不改。
所以,这次中国在阅兵之前推出《法律评估报告》,就是要把美国那些虚伪的说辞揭露出来,让国际社会看明白:所谓“航行自由”,其实不过是美国用来维护海洋霸权的借口罢了。
其实,中美在海上规则上的较量早就持续了好一阵子。冷战一结束,美军就梦想把西太平洋变成自己的“后花园”。从南海到东海,美军的航空母舰编队、侦察机、潜艇几乎天天出没。中国每一次捍卫海上权益的动作,几乎都伴随着美军的阻扰和挑衅。像2001年的“南海撞机事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这几年,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海军的现代化进程也在加快,搞得美国直发毛。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筑、东海设立的防空识别区,还有在黄岩岛和仁爱礁维护权益的举动,都让美国很不是滋味。于是,美方不断增强所谓的“自由航行”行动,摆出一副“我就不怕你”的样子。甚至还把菲律宾当成了自己的“帮手”,鼓动它在南海找事、挑衅。
这些新的问题和旧的矛盾碰撞在一起,让中美海上摩擦的频率越来越高。中方这次公布报告,还选在九三阅兵之前发布,显得不单单是做学问,更像是一种政治上的宣示。
九三阅兵,实际上是中国展示国防力量、增强民族信心的关键时刻。最近美国不断挑衅,目的无非是想搅局、试探底线。不过中国也明白,单靠军事实力不一定能占上风,还得在法律和舆论方面抢占优势,才能更稳妥。
这份报告的意思就是要告诉全世界:美国那套“航行自由”根本不符合国际法,也站不住脚。如果美国还敢继续挑衅,中国不仅有实力反击,还能从法律上有效支持自己的行动。
可以说,中方是在“盘算全局”。这既是对美国最近连续不断挑衅的应对,也是在过去几十年海上摩擦的总体反击。
未来啊,估计美国不会轻易放手南海这块牌子,但中国的海军实力快速崛起,不管是规模还是技术,已经强到让美军都得敬畏三分。另外,南海周边那些国家,也越来越不愿意跟美国站一起,局势看起来变化挺大呀。
所以说啊,美国再怎么大声喊着“航行自由”,实际上也是虚晃一枪。真正能左右局势的,还是中国的实力和韧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