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以来,比37℃阳光更炽热的应该只有A股了!8月5日,两融余额时隔十年再度站上2万亿元,8月18日,上证指数创下十年新高,北证50指数创下历史新高;创业板指刷新23年2月以来新高……
大盘火热攀升之际,市场对于增量资金的来源讨论颇多。有人认为是“国家队”增持,有人认为是外资入场,还有一种看法目前市场认可度较高,那就是居民存款搬家。
何为“存款搬家”?为何出现?
简单来说,存款搬家就是居民把银行里的储蓄存款,主动转移到股票、基金、理财等收益更高的金融资产中。这一行为的核心逻辑很直接——资金永远在追逐更高回报。
近日央行发布的7月金融数据映证了存款搬家的确正在发生,7月M2同比增长8.8%,M1-M2剪刀差收窄至-3.2%,显示资金活性增强;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00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而非银存款增加21400亿元,同比多增13900亿元。
一边是M2保持增长,另一边是居民存款增速放缓甚至下降,意味着资金正从居民存款账户流向其他领域。虽然数据不能直接证明居民把存款取出投入资本市场,但在存款利率持续“下台阶”的背景下,居民存款向多元化的投资产品迁移是大势所趋。
复盘近20年五次存款搬家:搅动市场的“资金浪潮”
回看历史,存款搬家并不是新鲜事,过去20年里,出现过五次明显的存款迁徙潮,由于驱动原因不同,搬出来的资金流向也呈现出差异化,股票、基金、理财产品、房地产等资产在不同时期承接了资金的迁徙。
来源:国海证券
2007年:股改后的“全民炒股”热潮
股权分置改革释放了制度红利,加上经济高速增长,居民储蓄第一次大规模冲进股市。当年上证指数暴涨96.66%,证券开户数突破6000万,散户成为市场主力。
2009年:政策刺激下的“房市股市双热”
2008年年底,中国“四万亿计划”的正式出台强力提振了市场对于未来经济的信心,与此同时美联储启动第一轮量化宽松,全球开启大放水模式,一时间大量资金同时涌入房市和股市。
2014-2015年:杠杆撬动的“牛市泡沫”
15年年内多次降准降息,一年期定存利率跌至1.5%,彼时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收益率却高达6%,收益差驱使资金通过场外配资、结构化产品涌入股市。
2021年:资管新规下的“基金热”
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净值化时代,适度承担风险成为了获取超额收益的必要代价,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权益类基金就凭实力向市场证明“炒股不如买基”的理念。
2023-2024年: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重置”
当定期存款利率步入“1时代”,投资需要顺势而为的转型,2023年资金先流向固收类产品,随着“924”资本市场新政出台,权益市场被点燃,股市开户数激增,ETF基金也加速成为“长钱”配置的核心工具。
不难发现,过去20年存款搬家现象总是受到利率下行驱动、股市上行预期和监管政策刺激驱动,而每一轮资金的迁徙都深刻改变了资本市场的格局。
回到本轮市场热议的“存款搬家”, 中金公司表示,今年6-7月存款向股市搬家的迹象才初步显现,推动存款向股市搬家的动力主要包括“924”以来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资产荒”缓解、美元走弱下海外资金回流、实体投资偏弱等因素。
A股新高之后,资金还会持续流入吗?
虽然“存款搬家”的确是大势所趋,但这一轮存款要“搬”到哪里去,依旧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兴业证券指出,历史上看,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之比在1.1至2.0区间,截至6月仍在1.8的历史高位。低利率时代下,居民财富向股市再配置是大趋势,中国资产有望迎来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浇灌。
招商证券认为,存款向资本市场迁徙是长期趋势,但短期大量资金流入可能是市场情绪推动,需理性看待。该机构测算,2025年将有约105万亿元定期存款到期,若部分资金流入股市,可能带来显著流动性影响。
历史证明,当散户资金大量涌入时,波动会放大,其中往往暗藏机会。虽然近期股市快速上涨让不少场外看客如坐针毡,却忽略了股票的风险等级远高于银行储蓄与固收理财。对于有搬家需求的存款来说,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寻找到符合自己风险偏好资产很有必要。那么想要在大涨后参与资本市场,又该如何做呢?
正如我们常说的那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本轮结构性行情中,与其执着于挖掘牛股,不如借助ETF基金把握整体趋势,通过分散配置提升胜率。
一方面,从去年924以来,流动性驱动的行情特征明显,资金流动主导了板块的轮动与分化。另一方面,量化交易的普及改变了板块内的传统轮动模式,资金在量化策略驱动下持续聚焦核心标的,形成“强者恒强”效应,大幅增加了投资者的适应难度。此外,今年以来轮番上涨的创新药、机器人以及算力硬件概念股多在创业板与科创板,投资这两个板块的个股需要两年交易经验以及一定金额的日均资产证明。
ETF能够化繁为简,直指投资核心,将复杂的投资决策简单化。
首先解决选股难的问题,持有ETF基金相当于持有一篮子指数成分股,ETF的核心投资目标就是跟踪指数,在指数的上涨行情中从不缺席,投资ETF基金是更优的“保持在场”的方式。
其次解决交易难的问题,对于新入市的投资者来说,通过ETF,解决双创板块可投资性的问题。当下,市场高位波动可能引发非理性交易,不管是宽基ETF还是行业ETF,其清晰的定位让投资者能够摆脱情绪干扰,减少错失主线行情的可能性,又有助于保持定力。
短期来看,市场在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有望延续结构性行情,但快速上涨总是伴随着风险累积,对于经验不太丰富的投资者来说,市场从不缺机会,步子不必迈太大,重要的是做好配置与风控。从长远视角出发,“存款搬家”的本质是居民财富从“被动储蓄”向“主动投资”的历史性跨越,过程或许曲折,但终将推动资本投资市场走向成熟。
具体到操作层面,如果说在投资中有两把大道至简“奥卡姆剃刀”,一把是“不择时”的定投,另一把一定是“不选股”的ETF基金。
参考资料:《存款搬家如何演绎——牛市资金面专题研究(1)》国海证券,2025.08.10
风险提示:1.本文所提及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指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本内容提及的个股不构成个股推荐,ETF盘中涨跌价格不代表基金净值表现。9.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