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大妈在图书馆扎堆避暑喧哗,管理员劝说无果,馆长冷笑:让她们凉透

“凭什么不许我们进来!你说的规定就一定要遵守吗?是不是歧视老年人啊!信不信我投诉你们!”

赵春芳带着她一大批广场舞好姐妹,毫不留情的霸占的图书馆三楼。

她们带着各种零食,甚至还有麻将,热热闹闹的大声喧哗,还和其他来看书的人吵架抢位置。

管理员陈舒舒看着十分头疼,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馆长张文峰想到了一个办法。

“既然她们这么想在这里待着,那就由她们去吧,让她们凉透好了!”

第二天,等一群大妈来到三楼后,瞬间感觉到了图书馆的诡异,一个个开始脸色煞白......

01

时值七月,太阳暴晒,空气都热的似乎停止流通。

赵春芳拎着菜篮子从超市出来,后背的汗已经浸透了衬衫。

六十二岁的退休生活本应清闲自在,可这持续一周的38度高温让她连每天雷打不动的广场舞都跳不动了。

“这鬼天气,是要把人烤熟了。”

赵春芳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眯起眼睛望向马路对面。

那里矗立着市图书馆,门口进出的人不多,但每个人表情都从容不迫,似乎感受不到外面的酷暑。

赵春芳突然想起上周社区开会时,居委会主任提过市图书馆新装了中央空调。

“说是投了两百多万改造的,冬暖夏凉。”她想起了主任当时的话。

“反正回家也是一个人,不如去看看书?”这个念头在她脑海里一闪而过。

她已经十几年没进过图书馆了,退休前工作三班倒,哪有时间看书。

退休后忙着带孙子、跳广场舞,更不会想到这种地方。

犹豫间,一股热风扑面而来,赵春芳看了看手表——才上午十点,距离做午饭还有两个小时。

“算了,先去凉快会儿再说。”她自言自语道,紧了紧手中的菜篮子,迈步走向人行横道。

推开图书馆厚重的玻璃门,一股清凉的空气立刻包裹了她全身。

大厅宽敞明亮,几个年轻人坐在角落的沙发上安静地看着手机。

赵春芳有些局促地站在入口处,不确定是否需要办什么手续。

“阿姨,需要帮助吗?”一个年轻女孩走过来,胸前别着“管理员陈舒舒”的工牌。

“我……我就是进来看看。”赵春芳不自在地捏了捏菜篮子,“我刚从超市回来,买点菜……”

“第一次来图书馆吗?”陈舒舒微笑着问,目光友善,“我们这里可以免费阅览,如果要借书需要办卡。”她指向右侧的服务台。

“不过今天人不多,您可以先随便看看。只是……”她的视线看向菜篮子上,“食物不能带进阅览区。”

赵春芳的脸一下子热了起来:“我、我知道,我就是……”

她慌乱地把菜篮子往身后藏了藏,赵春芳窘迫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她转身就要往外走,“我还是改天再来……”

“阿姨别急,”陈舒舒赶紧拦住她,“一楼有存包处,您可以先把东西存起来。”她引导赵春芳来到一排灰色的储物柜前,“投币一元就能使用,取包时会退还的。”

赵春芳犹豫了一下,从裤兜里摸出个硬币。

存好菜篮子后,她感觉轻松了不少,但心里还是打鼓——这地方太干净太安静了,和她平时去的菜市场、公园完全是两个世界。

“您对什么类型的书感兴趣?”陈舒舒问。

“我……我就随便看看。有没有……养生保健的?”

“三楼是报刊杂志区,有《家庭医生》《中老年保健》这类杂志。”

陈舒舒指向电梯,“需要我带您上去吗?”

“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行。”赵春芳连忙摆手。

乘电梯上到三楼,赵春芳发现这一层比一楼还要凉快。

几张宽大的阅览桌旁零星坐着几个看报纸的老人,角落里甚至有人趴在桌上打盹。

她小心翼翼地走到杂志架前,找到了陈舒舒说的那几本杂志,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座位垫着软软的坐垫,比公园的石凳舒服多了。

“这地方真不错……”她在心里感叹。

家里的老空调开了跟没开似的,还费电。

而这里的冷气充足却不刺骨,座位宽敞舒适,最重要的是——没人管她。

她看了眼四周,发现根本没人注意自己,胆子渐渐大了起来。

她从包里掏出保温杯,小口喝着茶,接着,她又摸出兜里的两个鸡蛋和半个馒头,小口吃起来。

“阿姨,图书馆里不能吃东西。”一个路过的管理员小声提醒。

赵春芳闻言赶紧把食物包起来塞回包里,连声道歉:

“对不起对不起,我不知道……”

管理员见她慌张的样子,语气缓和下来:

“没关系,第一次来不了解规定很正常。您可以去一楼的休息区吃东西,那里有饮水机和自动售货机。”

“好的好的,我记住了。”

赵春芳点头如捣蒜,心里却想:谁会为了吃个鸡蛋特意跑下楼啊。

管理员走后,她又等了几分钟,确认没人盯着自己了,才偷偷把剩下的鸡蛋塞进嘴里,快速嚼了几下咽下去。

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看杂志,时不时瞄一眼周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赵春芳惊讶地发现已经下午三点了。

她居然在这里待了将近五个小时!

杂志看累了,她就换个姿势眯一会儿;渴了,就趁人不注意抿一口保温杯里的水。

期间有几个管理员经过,但都没再管她。

下午四点,赵春芳终于决定回家了。

她把杂志放回原位,整理好随身物品,轻手轻脚地走向电梯。

路过服务台时,她还特意向陈舒舒点头致意:“姑娘,我走了啊,谢谢你们。”

“欢迎您常来。”陈舒舒礼貌地回应。

走出图书馆,热浪立刻重新包围了她。

但这次赵春芳的心情完全不同了——她发现了个避暑好地方!

免费、凉快、没人打扰,还能看杂志打发时间。

这可比在家开空调划算多了,一个月能省下好几百电费呢!

她兴冲冲地掏出老年机,在广场舞群里发了条语音:

“姐妹们,我发现个好地方,明天带你们去!”

想了想,又补充道:“记得带点零食和水,咱们可以待一整天!”

发完语音,赵春芳哼着小曲往家走,已经开始盘算明天要带哪些东西:

保温杯、水果、瓜子……反正图书馆那么大,多几个人也不会被注意到。

02

清晨六点,赵春芳就醒了。

窗外天色刚亮,但温度已经让人感到闷热。

她翻身下床,十分兴奋,今天可是她带领姐妹们“开拓新领地”的大日子。

厨房里,赵春芳手脚麻利地煮了十个鸡蛋,又蒸了一锅花卷。

冰箱里的酱黄瓜和泡菜各装了一饭盒,苹果洗了四个,保温杯里沏上浓浓的茉莉花茶。

最后,她想了想,又往袋子里塞了两包瓜子和一袋五香花生米。

“春芳,你干嘛去?”老伴张建国看见厨房里摆开的阵仗,忍不住问。

“你懂什么!”赵春芳头也不抬地继续打包,“今天带姐妹们去个好地方,中午就不回来了。市图书馆,新装的中央空调,比商场还凉快!”

张建国摇摇头:“图书馆是看书的地方,你们一群老太太去那儿干嘛?”

“怎么,图书馆写着你张建国的名字了?”赵春芳一瞪眼,“政府建的公共设施,我们纳税人还不能用了?”她拉上布袋拉链。

七点半,赵春芳的手机就开始响个不停,广场舞群里,姐妹们已经炸开了锅。

“春芳姐,真的有那么凉快?要带身份证吗?”

“我孙子说图书馆要保持安静,咱们能说话不?”

“要不要带午饭啊?附近有饭店吗?”

赵春芳一条条语音回复过去:

“什么都不用带,就跟去公园一样!我昨天待了一整天,舒服得很!”

八点整,赵春芳拎着鼓鼓囊囊的布袋来到小区门口。

已经有五个老姐妹等在那里了,个个装备精良。

队伍在前往图书馆的路上不断壮大,等到达目的地时,已经集结了十五个平均年龄六十岁以上的大妈。

图书馆刚开门不久,前厅还比较冷清。

值班的正是昨天的陈舒舒,看见这阵势,她无比的震惊。

“阿姨……们好,”陈舒舒勉强维持着职业微笑,“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赵春芳昂首挺胸走上前:“小姑娘,我们来看书的。”她指了指身后的大部队。

陈舒舒的目光扫过那些小推车和鼓鼓囊囊的背包,嘴角微微抽搐:

“那个……图书馆有规定,不能带食物和太多随身物品进入……”

“哎哟,小姑娘,”王阿姨立刻接话,“我们老年人身体不好,得随时补充点营养。”她拍了拍自己的小推车,“这里面都是药,高血压、糖尿病的,不信你检查?”

陈舒舒一时语塞。

这时电梯开了,里面走出几个早来的读者,看见这阵仗都愣住了。

“姐妹们,上三楼!”赵春芳一声令下,大妈们鱼贯进入电梯,把空间挤得满满当当。

“阿姨,这个真的不能带进去……”陈舒舒试图阻拦。

“怎么了?歧视我们老年人啊?”其中一个刘婶突然提高嗓门

陈舒舒手足无措,眼睁睁看着电梯门关上,载着一车喧闹的大妈升上三楼。

“怎么了?”同事张浩走过来问。

陈舒舒苦着脸:“来了群阿姨,看样子是打算把图书馆当老年活动中心了。”

张浩耸耸肩:“随她们去吧,反正上午人少。”

然而事态发展远超预期。

当陈舒舒半小时后上三楼巡查时,眼前的场景让她倒吸一口冷气——

靠窗的两张大阅览桌已经被大妈们完全占领。

桌面上摆满了食物:鸡蛋壳、瓜子皮、切开的苹果、敞开的饭盒……赵春芳正用保温杯给每个人倒茶。

王阿姨的小推车横在过道上,里面根本不是药,而是各种零食。

更让人头疼的是噪音,大妈们聊天的声音此起彼伏,完全忘记了这里是图书馆。

“我家那个媳妇啊,懒得很,连碗都不洗!”

“广场舞比赛你们看了吗?红旗社区那群人跳得什么呀……”

“我孙子期末考试全班第一!”

角落里,几个来看书的学生皱着眉头,不时向这边张望。

一位老先生干脆收拾东西离开了,临走前狠狠瞪了她们一眼。

陈舒舒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

“阿姨们,图书馆需要保持安静,请小声交流。还有,这些食物……”

“小姑娘,我们说话怎么了?”王阿姨打断她,“这又不是上课。我们老年人出来活动活动,总比在家闷着强吧?”

“就是,”李阿姨帮腔,“我们又不偷不抢,坐这儿碍着谁了?”

“可是图书馆有规定……”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嘛!”赵春芳一挥手,“你看那边不也有人在小声说话?怎么光管我们?”

陈舒舒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两个学生在讨论问题,声音压得极低,跟这边简直天壤之别。

“阿姨,他们是……”

“舒舒!”张浩突然在楼梯口喊她,“馆长找你。”

陈舒舒如蒙大赦,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赵春芳脸上立刻露出胜利的笑容,转头对姐妹们说:“看吧,他们拿我们没办法!”

馆长办公室,张文峰正在接电话,脸色越来越难看。

“好的,我知道了……是的,我们会处理……非常抱歉……”

他挂断电话,转向陈舒舒:“已经有三拨读者投诉了,说三楼变成了菜市场。”

陈舒舒无奈地汇报了情况:“……她们根本不听劝,还说我们歧视老年人。”

张文峰起身,决定亲自过去,“走,去看看。”

三楼的混乱有增无减,大妈们声音越来越大。

刘婶甚至哼起了小曲,周围的读者要么离开,要么搬到更远的角落,留下大片空位更助长了大妈们的气焰。

“咳咳。”张文峰清了清嗓子,但没人注意他。

他不得不提高声音:“各位阿姨,请安静一下!”

大妈们这才暂停喧哗,齐刷刷看向他。

“我是图书馆馆长张文峰。”他尽量保持礼貌,“首先欢迎各位来图书馆,但需要提醒大家,这里是公共场所,需要遵守相关规定……”

“什么规定啊?”赵春芳打断他,“我们一没偷二没抢,坐这儿看看书聊聊天犯法了?”

“就是,”王阿姨附和,“政府建的图书馆,我们纳税人还不能用了?”

张文峰努力冷静的开口,“图书馆当然欢迎所有人,但需要保持安静,不能吃东西,不能占用过多公共资源……”

“哎哟,馆长大人,”刘婶阴阳怪气地说,“我们这些老骨头走不动了,占个座位怎么了?你们年轻人站会儿会死啊?”

“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什么意思?”赵春芳乘胜追击,“我们老年人辛苦一辈子,现在就想找个凉快地方聚聚,你们就这态度?信不信我打12345投诉你们歧视老年人?”

张文峰扫视了一圈桌上的食物残渣、地上的水渍和被推到一边的图书,突然笑了:“好,很好。各位阿姨请自便。”说完,转身就走。

陈舒舒惊讶地追上去:“馆长,就这么算了?”

张文峰头也不回:“让她们闹,越过分越好。”

馆长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陈舒舒也不明白了。

与此同时,三楼的大妈们正在庆祝她们的“胜利”。

“看吧,什么馆长,还不是拿我们没办法!”赵春芳得意地说。

“春芳姐,明天我们还来吗?”李阿姨问。

“来!当然来!明天叫上更多的人,这么好的地方,不分享怎么行?”

03

清晨七点,市图书馆还没开门,门口就已经聚集了二十多位大妈。

赵春芳站在队伍最前面,昨晚的群里,她成功煽动了更多老姐妹。

“春芳姐,咱们这么多人,会不会被赶出来啊?”新加入的周阿姨有些担心地问。

赵春芳一挥手:“怕什么?昨天那个馆长不也拿我们没办法?公共场合,他们没权赶我们走!”

她拍了拍鼓鼓囊囊的背包,“今天我连麻将都带来了,咱们好好乐呵乐呵。”

八点整,图书馆大门准时打开。

值班的依然是陈舒舒,看到门外黑压压的人群,她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阿、阿姨们……”陈舒舒的声音有些发抖,“今天人有点多,请大家保持安静……”

“知道啦知道啦!”大妈们七嘴八舌地应着,一窝蜂涌进大厅。

电梯很快就被塞满了,剩下的干脆走楼梯,脚步声震得整个楼道嗡嗡响。

陈舒舒赶紧拿起对讲机:“张浩,快通知馆长,那群阿姨又来了,今天人数翻倍!”

三楼很快无比喧闹起来,大妈们熟练地占领了最好的位置,把几张阅览桌拼在一起,铺上自带的塑料桌布。

赵春芳从包里掏出一副麻将,“哗啦”一声倒在桌上。

“春芳姐,这不太好吧……”昨天的李阿姨有些犹豫。

“有什么不好的?”赵春芳已经开始洗牌,“咱们小点声就行。再说了,打个麻将怎么了?”

很快,麻将的碰撞声和叫喊声就响彻了整个楼层。

其他大妈们也没闲着:有组团织毛衣的,有围着看手机视频的,还有几个在角落里跳起了简易版的广场舞。

“三条!”

“胡了!给钱给钱!”

“哎哟,你这织法不对,应该这样……”

原本安静的图书馆瞬间变成了老年活动中心。

几位早来的读者站在入口处目瞪口呆,完全找不到可以落脚的地方。

上午十点,图书馆迎来了人流高峰。

大学生、备考的上班族、查阅资料的研究者……

但今天,他们一上三楼就愣住了——最好的位置全被占了,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混杂的气味,噪音水平堪比菜市场。

“这还怎么学习啊……”一个女生小声抱怨。

她的同伴指了指角落:“那边好像还有个空位。”

两人刚走过去,王阿姨立刻把包扔在桌上:“这儿有人了!我姐妹去厕所了,马上回来!”

“可是……”女生看了看四周,“所有座位都被你们占了……”

“年轻人懂不懂尊老爱幼啊?”王阿姨嗓门一下子提高了,“我们老年人腿脚不好,多占几个座位怎么了?你们站会儿能死啊?”

争吵声引来了更多人的注意,一个男生走过来:

“阿姨,图书馆是公共场合,不能这样占座的。”

“哟,又来一个多管闲事的!”赵春芳从麻将桌边站起来,“我们来得早坐这儿怎么了?你们年轻人不是整天讲什么'先到先得'吗?”

男生深吸一口气,指着墙上的规定:

“图书馆明确写着不能占座,所有座位都是公共资源。而且你们打麻将、大声喧哗,已经严重影响他人了。”

“影响谁了?你问问谁被影响了?”赵春芳环顾四周,其他大妈立刻附和着“就是就是”。

“我!”另一个男生突然站起来,“我是大三学生,每天来这里复习考研,今天完全没法学习!”

“我也是!”另一个女生也站了出来,“毕业论文下周就要交了,这里吵得我根本写不下去!”

越来越多读者开始表达不满。

赵春芳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突然一拍桌子:

“嫌吵你们回家学去!图书馆是你家开的啊?我们老年人没地方去,来这儿乘凉怎么了?”

“就是!”王阿姨帮腔,“你们年轻人有空调办公室、咖啡厅,我们不来这儿去哪儿?社区活动中心空调坏了你们知道吗?”

争吵声越来越大,引来了二楼的管理员张浩。

看到这场面,他立刻用对讲机呼叫支援:“陈舒舒,快上来!三楼要打起来了!”

陈舒舒气喘吁吁地跑上来时,场面已经失控。

赵春芳正和一个年轻男生推搡着——那男生想强行坐在被占的座位上,赵春芳死活不让。

“都住手!”陈舒舒挤进人群,“请大家冷静!”

“小姑娘你来得正好,”赵春芳立刻抓住陈舒舒的手臂,“这些人欺负我们老年人,你管不管?”

陈舒舒被扯得一个踉跄,一旁的女生赶紧扶住她:

“明明是你们霸占公共资源,还恶人先告状!”

“你说谁恶人呢?”王阿姨突然冲上来,手指差点戳到对方脸上。

“够了!”一个威严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

众人回头,看见张文峰馆长站在那里,面色阴沉。

“馆长……”陈舒舒如见救星。

张文峰缓步走到人群中央,环视一周。

他的目光在麻将桌、满地的瓜子壳和被推到一边的图书上停留了片刻,最后落在那几个举着手机的旁观者身上。

“各位,图书馆是公共场所,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今天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了,请大家先各退一步……”

“退什么退!”赵春芳不依不饶,“馆长你今天必须给个说法!我们老年人是不是没权利来这里了?”

张文峰深吸一口气:“当然有权利。但是……”

他指了指墙上的规定,“也必须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

“什么破规定!都是你们说了算!”赵春芳突然哭嚎起来,“欺负我们老年人是不是?我要找记者曝光你们!”

她这一哭,其他大妈立刻炸开了锅。

有的跟着抹眼泪,有的大声指责图书馆歧视老人,还有的掏出手机说要打投诉电话。

张文峰冷眼看着这场闹剧,突然笑了:“好,很好。各位阿姨想待多久就待多久。”

他转向其他读者,“抱歉给大家带来不便,今天三楼暂时关闭。持证读者可以到四楼特藏室学习,那里已经临时增加了座位。”

“馆长!”陈舒舒惊讶地看着他。

张文峰没有解释,只是对张浩说:“把'三楼维修'的牌子立起来,新来的读者都引导到其他楼层。”说完,他转身就走,留下一屋子目瞪口呆的人。

赵春芳和其他大妈面面相觑,没想到会是这样结果。

但很快,她们就欢呼起来——三楼现在成了她们的专属领地!

“看吧,还是团结力量大!”赵春芳得意地宣布,“姐妹们,今天想干嘛干嘛!”

办公室里,陈舒舒敲门进来,脸色依然很难看:

“馆长,那些阿姨太过分了!我们真的就这么算了?”

“当然不,我已经有了办法。既然这些大妈这么喜欢在图书馆乘凉,那就让她们凉透好。明天早上七点,你提前来一趟,我有任务交给你。”

张文峰看着三楼的方向,一脸似笑非笑的说着。

“什么办法?”陈舒舒好奇地问。

张文峰只是神秘地笑了笑:

“明天你就知道了。对了,让保洁今晚别打扫三楼,留着那些垃圾。”

陈舒舒一头雾水地离开了,她不知道馆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直觉告诉她,明天会有大事发生。

而此时的三楼,大妈们已经开始了胜利狂欢。

麻将声、歌声、笑骂声交织在一起,完全看不出这里曾经是个图书馆。

赵春芳站在窗边,满意地看着这一切,已经开始计划明天要带更多姐妹来。

04

早上七点半,赵春芳带领的人群比昨天更加声势浩大。

足足三十多位大妈聚集在图书馆门口,有的还带着孙子孙女。

“姐妹们,今天咱们要把四楼也拿下!”她意气风发地宣布,“听说那边有沙发,更舒服!”

图书馆大门一开,大妈们就蜂拥而入。

今天值班的是张浩,他面无表情地站在一旁,完全没有阻拦的意思。

“咦?今天这小哥怎么不啰嗦了?”王阿姨疑惑地问。

赵春芳得意地笑了:“还不是被我们吓住了!走,直接上三楼!”

电梯和楼梯很快被挤得水泄不通。

当大妈们抵达三楼时,赵春芳立刻感觉到了一丝异样,她越在里面待的越久越觉得不对劲。

渐渐的其他几个大妈也察觉出了异常,一个个开始脸色煞白,只觉得后背发凉,她们到现在终于知道那些管理员为什么今天对她们的态度这么好了......

三楼这里明显比往常冷得多,而且灯光亮得刺眼。

“怎么这么冷啊?”李阿姨搓了搓胳膊,“空调坏了吗?”

赵春芳想了想,最终不以为意:“凉快点不好吗?省得咱们出汗。”她指挥大家占领位置,“老规矩,麻将组靠窗,织毛衣的靠墙,带孩子的去角落。”

大妈们很快分散开来,但奇怪的事情接连发生——

麻将桌刚摆好,头顶的空调出风口突然调转方向,一股强劲的冷风直吹下来,冻得赵春芳一哆嗦。

“哎哟,这风怎么对着人吹啊!”她站起来想去调整出风口,却发现它们被固定在了一个奇怪的角度,根本无法移动。

与此同时,织毛衣组的阿姨们也遇到了麻烦。

刺眼的灯光直射下来,让她们根本看不清针脚。

“这灯怎么这么亮啊,眼睛都要瞎了!”周阿姨眯着眼睛抱怨。

更诡异的是广播系统。

原本安静的图书馆突然响起了枯燥的古典交响乐,音量不大不小,刚好让人无法忽视。

“这什么破音乐啊,听得人头疼!”王阿姨捂着太阳穴说。

赵春芳强撑着面子:“习惯就好,习惯就好……”但她自己的手指已经被冻得发僵。

突然,广播里的音乐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机械化的女声:

“现在开始播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专题讲座,第一部分……”

枯燥的学术内容配合着单调的语调,像魔音穿脑般在阅览室里回荡。

几个大妈立刻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春芳姐,这地方今天不对劲啊………李阿姨凑过来小声说。

赵春芳刚要说话,突然打了个响亮的喷嚏。

她这才注意到,自己的鼻尖已经冻得发红了。

环顾四周,其他姐妹也都缩着脖子,有的甚至把带来的外套都穿上了。

“坚持住!”赵春芳咬牙道,“他们就是想用这种手段赶我们走,我们不能上当!”

然而环境还在继续恶化,空调温度似乎又降低了几度,呼出的气都能看见白雾了。

灯光变得更加刺眼,照得人眼睛发酸。

而那个讲座已经进行到了“第三部分,自然科学总论”,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我……我不行了……”刘婶第一个站起来,“这冷得我关节炎都要犯了!”

“我也是,这灯光晃得我头晕……”周阿姨也收拾起了毛线。

越来越多的大妈开始动摇,赵春芳还想挽留大家,突然感觉一股刺骨的寒风直吹后颈,冻得她一个激灵。

不知何时,她头顶的空调出风口又被调整了角度。

“阿嚏!阿嚏!”赵春芳连打了两个喷嚏,鼻涕都流出来了。

这时,陈舒舒恰到好处地出现了,手里抱着一叠传单:

“阿姨们,这是附近老年活动中心的宣传单,他们今天刚修好了空调,还有免费茶水和棋牌室……”

大妈们立刻围了上去:“真的吗?远不远啊?”

“有没有广场舞场地?”

“茶水真的免费?”

赵春芳孤零零地站在原地,看着姐妹们争先恐后地抢传单。

“春芳姐,要不……咱们也去看看吧?”最后留下的王阿姨小声提议,“这儿实在太冷了……”

赵春芳的嘴唇颤抖着,她不甘心就这样认输,但身体已经开始发抖。

最终,她重重地叹了口气:“走吧!这破地方,以后请我都不来了!”

当最后一位大妈离开三楼时,空调和灯光立刻恢复了正常,广播停止了。

陈舒舒站在监控死角,对着耳机小声说:“馆长,她们都走了。”

“很好。”张文峰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让保洁开始打扫吧,记得重点消毒那些被占用的区域。”

原来,今早凌晨五点的时候,陈舒舒就来到了图书馆。

她整晚都没睡好,脑子里全是对馆长那个办法的猜测。

“来得正好。”张文峰开口,馆长办公室亮着灯,他已经在里面工作了,桌上摊满了建筑图纸和操作手册。

“馆长,您到底要怎么做?”陈舒舒忍不住问道。

“跟我来。”他拿起一个平板电脑,带着陈舒舒来到了图书馆的设备间。

这个很少人知道的地下室空间里,排列着各种控制面板和机器设备。

张文峰熟练地输入密码,调出了环境控制系统的主界面。

“这是……”陈舒舒看着屏幕上复杂的图表,一头雾水。

“我设计的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可以精确控制每个楼层的温度、湿度、光照甚至空气质量。”他点开一个子菜单。

陈舒舒突然明白了什么:“您是要……调节环境来赶走那些阿姨?”

张文峰冷笑,他滑动屏幕,“我查过了,老年人对低温特别敏感,18度是他们的耐受极限。再加上强光和特定频率的声波……”

“这……这会不会太过分了?”陈舒舒有些担忧。

“比起她们昨天的行为,这已经很客气了。”张文峰的声音冷了下来,“你知道昨天我们收到了多少投诉吗?还有读者者表示再也不会来了。”

他调出一段监控录像,画面里赵春芳正把一位孕妇读者推离座位。

陈舒舒不说话了。

张文峰继续操作着系统:“我已经设置好了程序,等她们一来就会自动启动。你去准备些东西……”

而张文峰让她准备的,正是那些传单。

大妈们走后的一小时,第一批读者来到三楼,这里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温度适宜,光线柔和,空气中带着淡淡的香气。

而在图书馆后门的小路上,赵春芳和她的姐妹们正跟着陈舒舒向老年活动中心走去。

“小姑娘,你们馆长今天怎么没来啊?”赵春芳突然问道。

陈舒舒笑了笑:“馆长一早就去开会了,好像是讨论图书馆管理规定修订的事。”

赵春芳“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与此同时,张文峰正在市文化局的会议室里,向领导汇报近期工作。

“……所以我们采取了一些创新性的管理措施,既维护了图书馆秩序,又没有引发正面冲突。我建议将相关经验整理成文,供其他公共文化场所参考。”

局长满意地点点头:“张馆长处理得很好。对了,那些大妈没闹什么事吧?”

张文峰微微一笑:“没有,她们自愿去了更适合的场所。”

05

一周后的早晨,张文峰站在图书馆三楼的窗前,几名大学生安静地伏案学习,偶尔传来书页翻动的声音和键盘轻微的敲击声。

陈舒舒拿着一叠报表走过来,脸上带着笑,“馆长,这是上周的读者满意度调查,好评率回升到了95%,还有不少读者专门留言表扬环境变好了。”

张文峰接过报表,嘴角上扬:“那些阿姨再没来过?”

“没有,她们现在都去老年活动中心了。”陈舒舒压低声音,“我昨天特意路过看了看,那边条件其实不错,有专门的棋牌室和聊天区,比挤在图书馆舒服多了。”

馆长轻轻点头,目光扫过三楼每一个角落,一切都恢复了应有的秩序。

两人正说着,电梯开了。

出乎意料的是,赵春芳独自一人走了出来,手里捏着一张图书馆借书证。

陈舒舒惊讶地迎上去:“阿姨,您这是……”

赵春芳不自在地清了清嗓子:“我……我来借本书。刚办的借书证。”

张文峰走过来,态度平和:“欢迎,需要帮助找什么书吗?”

赵春芳避开他的目光,声音低了几分:“就……就养生保健类的……我血压有点高……”

陈舒舒立刻会意:“健康类图书在C区,我带您去。”

书架前,赵春芳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养生书籍比她想象中丰富得多。

陈舒舒帮她挑了几本权威的高血压防治指南,还教她如何使用自助借阅机。

办完借阅手续,赵春芳在离开前又回头望了一眼。

阅览区,几个年轻人专注地看书,管理员轻手轻脚地整理书架,一切都那么和谐有序。

她突然意识到,这才是图书馆本该有的样子。

前几天她们的行为被有心人上传到了网上,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批判,甚至自己的儿子孙子,也来指责她的行为确实不妥。

被深刻教育后,赵春芳知错了。

走到门口时,赵春芳遇到了那天被她推搡过的男生。

两人对视一眼,赵春芳低下头,轻声道了句“对不起”。

对方愣了一下,随即微笑点头。

傍晚闭馆后,张文峰走出图书馆时,回头看了眼。

明天这里依然会迎来各种各样的读者——求知的学生、钻研的学者、寻找慰藉的老人……

而他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互不干扰,和谐共处。

在下一个转角处,赵春芳和几个老姐妹从老年活动中心出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书,正热烈地讨论着什么。

她们的声音依然洪亮,但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再刺耳扰民。

特此申明:本文含有虚构内容创作成分,人物均为化名,图片源自网络。请勿对号入座,请理性观赏文章

88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