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夏天,台湾的一个小小监狱院子里,四声枪响带走了国民党高官吴石和他三位同志的生命。谁能想到,“一号密使”,中央在台最深的卧底,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倒在了历史的拐角。他被定为“内奸”,家破人亡,儿女流浪多年,直到二十多年后才被平反正名。有人问过:吴石,你明明能得高官厚禄,为何偏偏要选那条最难的路?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命运转折,才最终让雪化见松青?或许,这个故事的侧面才更值得我们深思。
命运就是这么爱找对立。吴石出身国民党高层,一手硬本事走遍天下,按理说仕途坦途,前途无量,可偏偏跟组织唱起了反调——成了“内鬼”。一边是国民党高层信任他,一边他却转身把核心机密情报大把地往共产党递。内外夹击、暗流涌动,谁都没想到,国民党的“红人”,其实深藏着一颗赤子心。而这场明枪暗箭、谍海生涯,眼看就到了分水岭。吴石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是另有隐情?这背后的矛盾,谁说得清!
吴石号称少年才子,17岁就投身北伐军,当上了学生军;后来一路“升级打怪”,考上军官学校,又被送去日本镀金,年年第一。人们说他是政坛清流,可没想到,这条路走到半途,满眼尽是污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吴石亲眼看着战败后百姓拖家带口逃难,自己一个参谋长却被当“外人”冷处理。桂系和中央犬牙交错,谁也不服谁,国民党高层逢场作戏大过天,吴石的增援请求石沉大海。老百姓骂苦,前线官兵摇头,他才恍悟,这“大家庭”已腐朽到骨子里。
有人说,老人家就该务实过日子,但吴石偏不信邪:辞职、抗疏远、不肯同流合污,抗战胜利后按命令去接收上海,又目睹官员们争权夺利、巧取豪夺,百姓吃不上饭,更没人关心。一次次试图“为民做主”都被打回原形,渐渐,他觉得这房子根本修不好。之后调去南京,本想一展拳脚改变国民党,可只捞到个史政局局长,连军权都沾不上边。亲朋好友议论,“国民党根本不行了”,吴石自己也直言“国民党不亡没天理”——这话要是被密探听见,麻烦可就大了。其实,他的家就住在特务毛人凤隔壁,在顶头上司的眼皮子底下“玩地下”,你说他是傻,还是胆大包天?
风平浪静不代表没有暗流。表面看,吴石安于职守,依然在国民党系统里如鱼得水;但实际上,他放心不下一茬又一茬的灾难百姓,每天活得像钉子户一样“小心翼翼”。局外人只认为他“性格清高”,其实背后早已机关算尽,多年老友吴仲禧、何遂等人早就暗地联络上了共产党,吴石深受其影响,越来越信任“红色力量”。但也有反方观点,不少国民党同僚揣测吴石“拿着俸禄搞叛变”,甚至有人说:“这样的人早该除掉。”“他一心想求‘乌托邦',这现实世界哪里有?”反对之声一直没有断过,而吴石看似平静的官途,也正是更大风暴的蓄水池。
正当所有人以为吴石只会在国民党体系里“混吃等死”,真相却冷不丁炸了锅。1948年,吴石正式成为中共地下党员,还秘密传递了大量绝密情报。三大战役后,南京岌岌可危,国防部急调五百箱机要档案准备转运台湾。吴石脑筋一转,什么“调船难、军运紧”,一套“缓兵之计”把国民党唬得一愣一愣的,硬生生给解放军“留”下298箱文件——这些资料被形容为“打进南京的钥匙”。后来福州要解放的时候,这些档案果然落到了我党之手。汉奸?还是民族英雄?一时间,内外舆论沸腾。关心国家命运的人这才真切体会到:原来我们的胜利,台上战场外,台下也全靠卧底拼命。
大局似乎已定,表面看,吴石进了台湾还被提拔当上国防部参谋次长;但地底下的危机实则步步紧逼。1950年1月,组织在台的核心蔡孝乾因叛变被捕后出卖整个地下党团队,吴石的名字赫然在名册上。国民党密探像狗鼻子一样查进吴家,连“特别通行证”“情报会面时间表”都搜了出来。脱身的唯一办法,就是彻底装傻——可地下党队伍早已大面积被清洗。有人主张:“这时候就该抽身,别硬撑着当烈士。”可吴石权衡再三,选择继续“死扛”,哪怕家人分离、全家遭殃,也没有后退一步。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大,和解成了奢望;此时的台湾地下党,几乎全军覆没。
扪心自问,如果你是吴石,面对这么大的风险,陪着老婆孩子过个安稳日子不是更香吗?当初留在大陆多自在,去解放区也能享荣华,非得跑去台湾送死,图啥?有的人说是“理想高于一切”,可真遭了难,还剩几个人会记得?他明明可以做国民党的红人,每天数钱喝茶,可偏偏要给自己弄那么多麻烦;他可以左右逢源,却选择了最危险的刀尖。真心佩服这份“不怕死”的劲头,但也得追问一句:这样值吗?他牺牲后,全家千疮百孔,黑锅背了二十多年。按道理讲,革命是为人民,可当年百姓很长时间都没机会为他正名。他的坚持,是不是有点太理想化?毕竟现实不是“革命浪漫剧”,那些苦难只有家人最清楚。难不成只有“为大义舍小家”才算英雄?这样的牺牲模式,难道不是问题吗?
看完吴石的一生,不禁让人想起“你是选择苟且安稳,还是为了理想放手一搏”?有人说,站在道德高地上的人才配叫英雄;也有人说,英雄的背后常常是家人的苦难,最后大众才来追认“烈士”名号,你怎么看?是该为理想坚持到底,哪怕家人跟着遭罪?还是平凡但让家人过得好才最重要?难道只有为集体牺牲小家,这样的英雄才值得追捧?欢迎留言,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