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中国硬刚美国关税,印度却选择硬扛:25%关税没什么大不了的!

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对印度输美商品统一征收25%的高关税。

这一决定从8月1日起正式生效。

特朗普还威胁称,若印度不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和武器,将进一步加征惩罚性关税。

他甚至暗示可能动用“二级制裁”,切断印度能源交易的金融渠道。

面对如此高压,印度政府的回应却耐人寻味。

高级官员通过媒体放话:“25%的关税影响有限,不会对印度市场造成严重冲击。 ”

更令人意外的是,印度至今未采取任何实质反制措施。

他们仅在世贸组织提起了诉讼,之后便陷入沉默。

这种态度与莫迪此前的积极示好形成鲜明对比。

半年前,莫迪曾亲赴华盛顿,承诺降低部分美国商品关税并增购美制武器。

他以为“美印特殊关系”能换来特朗普手下留情。

但现实是残酷的——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毫不留情地砸了下来。

印度的沉默背后藏着难言的苦衷。

国营炼油厂已悄悄暂停采购俄罗斯原油。

要知道,俄乌冲突后印度靠倒卖俄油赚取巨额差价,这曾被莫迪吹嘘为“战略自主的象征”。

如今这个财路突然中断,官方解释是“避免局势升级”。

可市场数据揭露了真相:卢比汇率应声暴跌至数月新低。

外资正加速逃离印度股市。

纺织、宝石加工、汽车零部件等高出口依赖行业,已出现订单向越南、印尼转移的迹象。

这些迹象与印度官方“影响有限”的说辞形成讽刺对比。

同样购买俄油,中国的处境截然不同。

当中美在瑞典谈判时,特朗普特意淡化中国采购俄能源的问题。

他甚至公开称赞:“中美合作顺利! ”

这种差异待遇背后是赤裸的实力博弈。

中国对关税战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别。

当3月美国对中国挥舞“芬太尼关税”大棒,中方立即精准反击。

他们锁定美国农产品、能源等共和党票仓产业加税。

同步将数十家美企列入管制清单。

4月美国宣布“对等关税”时,中国是全球唯一当天反制的国家。

反制手段也不限于关税。

中国启动稀土出口管制,对钐、钆等7类关键矿产实施限制。

还扩大“不可靠实体清单”,收紧对美企监管。

这些组合拳打中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命门。

日内瓦谈判中,美方急迫要求中国解除稀土管制。

伦敦回合谈判时,美国更以解除贸易限制换取中方松绑稀土出口。

这种反差印证了克雷格·辛格尔顿的判断:中国亮剑让美国学会正视谈判桌对面的力量。

印度显然缺乏这样的筹码。

他们既没有稀土等关键资源控制力,也没有美国依赖的核心产业链。

当特朗普威胁将关税提高到500%时,印度连象征性抗议都未发出。

知情人士透露,新德里正考虑用更多让步换取豁免。

包括对60%美国商品实施零关税。

大幅放宽飞机零部件、电动汽车、医疗器械的市场准入。

但在农业领域,印度踩住了红线。

美国要求彻底开放农产品市场,这直接触及数亿农民生计。

莫迪政府深知妥协将动摇执政根基。

于是僵局持续——印度既不敢报复,又不能让步。

只能反复强调“仍在接触”。

外资用脚投票给出了判断。

2025年头四个月,230亿美元资本从印度转向中国股市。

高盛已下调印度本财年增长预期至6.1%。

摩根士丹利更悲观预测仅有6.1%的增速。

这些数字离印度政府6.8%的目标越来越远。

贸易战的硝烟中浮现出冰冷法则。

当莫迪在华盛顿堆砌赞美之词时,北京用精准反制让白宫学会平等对话。

印度国营炼油厂暂停俄油采购的阴影下。

中国货轮依然源源不断将俄罗斯原油运往青岛港。

这种对比如此刺眼。

特朗普的关税清单送到莫迪手中当天。

中美宣布将对等关税延长90天。

中国保留的10%关税成为美国与其他国家谈判的“基准锚点”。

而印度25%的惩罚性税率。

竟比越南还高出5%。

这对贸易顺差远小于越南的印度堪称公开羞辱。

莫迪的沉默引发国内哗然。

反对党领袖拉胡尔·甘地直接嘲讽特朗普是“骗子”。

而平日活跃于社交媒体的莫迪。

面对镜头时竟以喝水掩饰尴尬。

此刻新德里的决策室里。

官员们反复推演着少得可怜的选择。

降低农产品关税?数百万农民会涌上街头。

报复美国?特朗普的二级制裁能让卢比崩盘。

继续买俄油?美国银行系统将切断交易通道。

所有退路都指向同一结局:单方面承受损失。

88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