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服役仅十年、被军迷誉为“中华神盾”的主力战舰,为何突然停产?
真相并非简单的新旧换代,是它的垂直发射系统,那一个个蜂窝状的导弹井,竟然被中国军工新研制的“航母杀手”们活活“撑爆”了。
这听起来有点夸张,数据不会说谎。 052D型驱逐舰拥有64个垂直发射单元,这个数量曾经让人自豪。
在2025年9月的阅兵式上,当多款新型高超音速反舰导弹集中亮相后,军迷们才发现问题严重性。
像鹰击-17、鹰击-20这样的“大块头”,长度超过8米,必须占用深度达9米的发射单元。 052D的64个垂发单元中,只有16个是9米深的“大坑”。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如果想携带8枚鹰击-17和8枚鹰击-20,这16个最宝贵的深坑就全部用完了。
其他导弹如海红旗-9C远程防空导弹、鱼-11反潜导弹等,都只能去争夺剩下的48个标准深度的发射单元。
现代海战不是单打独斗,需要应对来自空中、水面、水下的全方位威胁。 一艘驱逐舰既要区域防空,又要反导、反潜、反舰,甚至对陆攻击。
参考美国“伯克IIA”型驱逐舰的弹药配置:它通常会携带32枚改进型海麻雀(占用8单元)、40枚标准-2(40单元)、12枚标准-6(12单元)、8枚标准-3(8单元)、16枚战斧巡航导弹(16单元)与6枚反潜导弹(6单元),总共用了90个单元,还能剩下6个灵活调配。 它之所以能这么“土豪”,根本原因在于其有多达96个垂发单元。
反观052D,如果想像伯克舰那样配备完整的防空反导弹药,光防空反导导弹就可能占用近60个单元。
剩下的单元很难再有效配置反舰、反潜等武器,使其多任务能力大打折扣。 特别是当面对高强度饱和攻击时,64个单元确实显得捉襟见肘。
垂发数量不够只是故事的一部分。 052D大约7000吨的排水量,从根本上限制了这艘舰的“天花板”。
这个吨位决定了舰体空间、动力和供电能力,这些同样制约了其未来发展。
052D采用的柴燃交替动力系统(CODOG),虽然性能可靠,两台QC-280燃气轮机的总输出功率,在设计之初就将舰体吨位限制在7000吨级左右。
若强行放大舰体,会导致动力不足、航速下降。 这个吨位也带来了系列连锁反应。
在远洋适航性与自持力方面,7000吨的舰体在风高浪急的远洋,其稳定性、续航力和居住环境均不如更大吨位的舰艇。
有消息称,052D的水兵住舱是上下铺18人间,其居住条件甚至不如4000吨级的054A护卫舰对官兵的身心是不小的考验。
供电瓶颈更是明显。 现代舰艇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 2025年阅兵亮相的LY-1舰载激光武器系统等新质作战装备属于高能耗装备。
以052D现有的发电能力,很可能难以在保障现有系统运行的同时,为这类高能武器提供充足、稳定的电力支持。
再者,052D的设计源于本世纪初,尽管历经多个批次的改进,其基本平台的升级潜力已接近挖掘殆尽。
继续在其基础上修修补补,效益不如研发新平台。
052D型驱逐舰的停产,绝非因为它性能落后或失败。 恰恰相反,它是一款非常成功的驱逐舰,其综合性能尤其是雷达系统,曾被评价优于美国“伯克IIA”驱逐舰。
它在中国海军急需快速壮大、填补区域防空空白的历史时期,以成熟的设计、可靠的性能和较高的效费比,出色完成了使命。
截至2025年,已有超过38艘052D系列驱逐舰下水服役,它们构建了中国海军区域防空驱逐舰力量的核心,支撑起了航母编队的初步形成。
它的“隐退”,是因为中国海军前进的脚步太快,对未来的期望更高。 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坚定信心和强大工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