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不想宅?去场比赛,顺带逛逛展、玩个户外项目,听来像度假,其实可能就是你身边的新常态。国务院最近公布了一份关于激活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目标明确、动作也不少,短时间内就会把许多变化带到老百姓的日常里。
先说两个数字作个背景2023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已经逼近1.5万亿元,近几年年均增速也很可观。新意见给出了到2030年的远景要培育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赛事,把整个产业规模做大到更显眼的层次。
这份文件有三个核心亮点,通俗点说就是“目标清晰、拉动消费、夯实基础”。
从供给端文件把“赛事”放在重要位置,既要让比赛好也要让办赛更方便。好是指比赛质量更高、层次更多,职业联赛和本土IP赛事都会被重点培育;好办,是指让主办方少跑路、办事更快、收益更明显。还有一大条是给企业减负降低融资成本、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支持产业链上下游补短板,这些都利于体育装备和服务企业长得更壮。
从需求端重心是让更多人愿意动来。文件强调完善全民健身服务,强化学校体育力量,推广公益类青少年赛事,让孩子掌握基本技能。还有些贴心举措,比如鼓励工会组织健身活动、探索用数字人民币发放体育消费红包,让参与变得更“有诱因”。
赛事经济和观赛体验也被拉到台前。主管部门准备对赛事活动做更统筹的规划,支持引进和打造有影响力的赛事,推动“赛+旅”深度融,让观赛变成长线旅游消费——一场比赛,可能带动你在当地多待几天、消费更多。这其中还有票务优化、实名制改进等细节,目标是让看比赛变得更顺畅更舒服。
户外运动被点名为增速最快的板块之一。文件提出到2030年要打造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并且用好中央资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等多渠道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也就是说,爬山、露营、滑翔伞等项目的场地和配套会越来越多,周末有更多去处。
更有意思的是多业态融。商务、旅游、文化、体育、健康都要联动,商场可以做“第二现场”,展会也会更多接体育交易功能。对普通人来说,逛街时就能遇上球赛直播、互动区和市集,消费场景更加好玩。
最后还有技术和器械的升级从制造规模到智能化应用,行业正往、大数据、VR方向走,年轻人参与热情会更高,装备也会更智能、更潮。
说两句现实的这份意见不是空谈,很多措施直指“让普通人运动更方便、看比赛更舒心、消费更有趣”。未来几年,你可能会发现周末的选择更多了,参与体育的门槛更低了,连周边小镇都可能因为一场赛事而热闹来。
你怎么看这波体育消费升级?这事你信吗?评论区见~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