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牛市最坑钱操作!死捂影视股5年血亏60%,为啥专家却说守仓没错

那位抱着影视龙头股整整五年的老张,上个月终于割肉了。 当初10块的成本价,现在跌得只剩4块钱。"不是说死捂龙头就能赚钱吗? "他对着手机账户发呆,屏幕的绿光把他脸都映青了。 2018年他听信"闭眼买龙头"的说法全仓杀入,结果撞上行业大洗牌。 现在看着别人在人工智能板块赚得盆满钵满,他蹲在证券公司门口抽烟的样子,活像棵霜打的蔫白菜。

老张这事儿不是孤例。 你们还记得三年前那波"10元以下随便捡"的狂欢不? 当时某地产股跌破8块钱,贴吧里全是"抄底黄金坑"的帖子。李姐把儿子婚房钱都押进去,信誓旦旦说"跌到五块加仓"。 结果去年这公司直接债务违约退市了,账户里60万现在连个盒饭都买不起。 她瘫在交易大厅椅子上的时候,嘴里反复念叨着:"不是说基本面没坏就不割肉吗? "

这些血淋淋的例子背后,藏着三个要人命的认知偏差。 先说"10元以下闭眼买"这个坑,去年券商统计打了多少人的脸——A股退市公司里76%都是10元以下的"便宜货"。 你以为在捡烟屁股,其实踩的是炸药包。某新能源车配件股年初才3.2元,看着像白捡吧? 结果上个月曝出连续三年财务造假,现在停牌等死。 便宜从来不是买入理由,就像菜市场烂菜叶再便宜也不会变成米其林食材。

有人拍大腿要杠了:"那我专挑低价的优质股总行吧? "某医疗股去年8块钱时被吹成"稀矿第二",结果集采政策下来直接五连跌停。 优质二字写在公告里都是花团锦簇,等你真金白银砸进去,才知道什么叫"公告美颜"。 当时抄底的那批人现在还在维权群里骂街,截图里满屏绿色数字跟鬼火似的。

说到底价就得提"不割肉"的紧箍咒。 这个原则原本挺靠谱,可有人硬把"不割肉"玩成"死扛到底"。 看过某个芯片企业的股东榜没有? 去年一季度机构全跑光了,剩下一群散户举着"死守国产替代"的标语当接盘侠。 机构为什么跑? 他们看到应收账款暴增300%,现金流快转不动了。 这些指标在F10里都查得到,可多少人只会盯着K线看热闹? 等到公司自曝业务停滞,股价已经脚踝斩了。

#AIGC热点大赛#该动刀子的时候别犹豫,但割肉也得看准伤口位置。隔壁老王前年玩稀矿股的操作堪称教科书:某稀矿龙头跌到成本线时他立马减仓三成,等到去年爆出湾湾公司低价抢单的消息,他直接清仓转战新材料。 上个月这公司曝出海外矿脉枯竭,股价一天腰斩。 老王在烧烤摊嘬着啤酒笑:"早闻见馊味了,财报里海外营收占比从40%掉到15%,当我瞎啊? "

再说"死捂龙头"这个重灾区。现在连卖菜大妈都知道龙头香,但你知道龙头也是会换人的吗? 五年前影视行业的龙头还是某影业,现在早被短视频平台干趴了。 更讽刺的是某电商龙头,去年被拼购平台打得市场份额暴跌,贴吧里居然还有散户喊着"龙头终将归来"。 醒醒吧! 看看商超龙头被社区团购撕碎的样子,再看家电龙头被智能家居截胡的惨状,时代抛弃你的时候招呼都不打。

不是不让你们捂股,关键得捂对地方。 券商去年那组数据值得贴在脑门上:死捂白酒龙头的五年赚278%,死捂地产龙头的倒亏46%。 去年某白酒龙头三季度增速放缓,立马有人喊"神话破灭",结果春节档业绩炸裂打肿多少人的脸? 人家经销商预付款堆成山,跟当年影视公司收不到分账款能一样吗?

说回开篇的老张。 他要是早看到影视公司的蛛丝马迹,也不至于血亏60%。 那年报里商誉值占净资产70%像定时炸弹,演员片酬占成本六成堪比吞金兽。 更致命的是网剧冲击下,电影院上座率连续八个季度下滑。 这些警报都在财报里白纸黑字写着,但他光盯着"龙头"金字招牌做白日梦。

李姐更冤。那地产公司踩中"三条红线"时,红头文件都挂住建部官网首页了。 她非说"利空出尽是利好",结果等来房企爆雷潮。 现在学乖了,天天盯着房企三条红线动态图,看到某房企踩线马上清仓:"政策大刀砍下来的时候,连龙头都是案板上的肉。 "

别把股市当赌场玩什么玄学,庄家就等着收割这种"死守信仰"的韭菜。人家机构怎么玩? 去年四季度某光伏龙头被机构减持上亿股,你以为是看空? 转头人家加仓氢能新龙头去了。 这叫腾笼换鸟,守正出奇。 死守不是傻守,就像老农守庄稼还得勤除草呢!

炒股终究是跟人性打架的游戏。 恐慌割肉的被洗出局,贪婪追高的套在山顶。 现在满大街都在喊"牛市来了",看看账户里被套牢的股票,问问自己:是真看见基本面反转的曙光,还是被朋友圈涨停截图晃花了眼?

88彩